ID: 24246470

2.5《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07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2920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一上科学第一单元第5课《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 一、活动主题 终极考核———感官特工的终极任务 二、课程标注依据 本课教学主要依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1.核心概念:13. 工程设计与物化(本课侧重于利用感官工具收集信息、定义问题并物化成果) 2.学习内容:13.1 工程需要定义和界定问题;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3.学段目标:能在教师指导下,有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能基于观察,完成一项简单的任务。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我们自己》单元的总结与应用课,是整个大单元学习成果的综合检验。在前四课分项训练了身体结构、生长测量以及眼、耳、鼻、手等感官的基础上,本课旨在创设一个真实的任务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综合地调用所有已学的观察方法和技能,去认识一个完整的物体(如一个水果),并通过制作“水果观察日记”的形式进行记录和表达,实现从知识技能学习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转化,完成“分项学习-综合应用-形成能力”的教学闭环。 四、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综合运用多种感官可以更全面、更准确地认识一个事物。 2.科学思维:能对通过多种感官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整合与描述。 3.探究实践:能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有顺序地观察一个物体,并能用图画、语言等多种方式记录观察结果,完成一份简单的“水果观察日记”。 4.态度责任:在合作探究中乐于分享自己的发现,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感受综合运用感官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意义。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一个物体。 2.教学难点:能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并将多种感官获取的信息整合起来,形成对物体的整体认识。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观察顺序和记录方法)、多种不同的水果(如苹果、梨、橘子、香蕉等,确保清洁安全)、放大镜、 “水果观察日记”范例板、 “感官小博士”勋章。 2.学生准备:《学习任务单》(即“我的水果观察日记”)、彩笔。 3.环境准备:教室布置便于小组合作观察与记录。 七、教学过程 (一) 导入:发布终极任务,回顾作战技能 教师活动: “立正!‘小小科学家训练营’的队员们!欢迎来到我们的终极考核场!在过去的两周里,我们组建了‘感官特工队’,每一位队员都成功解锁了身体的超级能力———我们有一双像孙悟空一样的‘火眼金睛’,有一对像顺风耳一样的灵敏耳朵,有一个能分辨上百种气味的专业鼻子,还有一双能感知万物温度的灵巧双手!” (指向黑板上的感官图标)“今天,你们将不再是分项专家,而是要成为一名统帅全军的指挥官,综合调动所有这些‘精兵强将’,去完成一项终极任务:全面侦察一个‘神秘目标’,并为它制作一份最详细的‘情报档案’! 你们准备好了吗?” 学生活动: 情绪高涨,进入终极考核的情境,回顾之前学过的各种感官功能。 设计理念:以激动人心的“终极考核”作为单元收官的情境,极具仪式感和挑战性。通过回顾“分项技能”,为“综合运用”做好铺垫,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意义。 (二) 新授:终极考核———制作“水果观察日记” 第一步:明确目标与计划(战术部署) 教师活动: “指挥官们,你们的侦察目标就是它———一种水果!(展示水果)要完成一份完美的情报档案,我们不能一拥而上,必须有计划、有顺序。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总是按顺序观察。” “我们的作战计划是:先远看,再近观;先外部,再内部。 首先,用眼睛从整体到局部仔细观察;然后,可以请鼻子、手、耳朵来帮忙;最后,在老师的允许下,请舌头来品尝。记住,安全第一,闻的时候用扇闻法,品尝前必须得到许可并确保卫生。” 学生活动: 聆听观察顺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