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47591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3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372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宁夏回族自治区,期中,试卷,语文,质量检测,教学
  • cover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推理,是根据一个或一些判断得出另一个判断的思维过程。推理所根据的判断,叫做前提;由前提得出的那个判断,叫做结论。论证,是用某些理由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的过程或语言形式。一个简单的论证就是一个推理,其论据相当于推理的前提,其论点相当于推理的结论。从论据导出论点的过程即论证方式,相当于推理形式。一个复杂的论证则是由一连串不同的推理构成的,表现为一个推理系列。不过,论证和推理有一个实质性的区别,即推理并不要求前提必须为真,假命题之间完全可以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例如:“如果所有的金子都不是闪光的,那么所有闪光的东西都不是金子。”而论证的目的在于说服对方接受或拒绝某个主张,因此论证过程不仅要合乎逻辑,论据也必须真实。 根据论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论证可分为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演绎论证是依据有效的推理形式,从已经接受为真的一般性命题(作为前提)出发,推出某个或某些个别性真命题(作为结论)的过程或形式,其论据与结论之间有必然关系。例如数学中常用公理、定理进行的“证明”。归纳论证则是沿引一些事实性例证,推出某个一般性命题的真,或推出某个新的个别性命题的真的过程或形式,其论据与结论之间有或然关系。归纳方法,包括简单枚举法、科学归纳法、完全归纳法、类比法等。例如:“铜加热之后体积增大。铁加热之后体积增大。铜铁都是金属,所以金属加热之后体积就会膨胀。”该论证运用了简单枚举法,其论据都为真,但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为真。为进一步证实该结论,还需要样本量更大的精细观察和实验,而且还需要运用科学原理进行演绎分析。 一个复杂的论证往往有省略现象,如同几何证明中的跳步现象。论证中省略的关键隐含内容,具有如下特点:未被明确陈述出来;被论证者认为是显而易见、理所应当的;是推出最终结论的必要条件,也是理解论证的关键;其本身不一定为真。正因为论证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各种问题,所以任何论证都可以被质疑,并且应当接受批判性思维的检验。 (选编自网络) 材料二: 世所公认的逻辑学说三大源头———中国先秦名辨学说、古印度正理———因明学说和古希腊逻辑学说,都是在百家争鸣的“论辩时代”产生与发展的。 古希腊论辩术之集大成是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中的《论辩篇》(包括《辩谬篇》,逻辑史家公认《辩谬篇》实为《论辩篇》的最后一章),与我国先秦后期墨家的《墨经》(又称《墨辩》)、古印度《正理经》一样,涉及论辩术的方方面面。尽管论辩的目的在于“争胜”,但是三部古代经典都不约而同地阐明,要展开“良性”论辩,就要求在论辩中“尊重(合理的)论证”,即要求论辩者不仅要就论证中的论据(前提)达成共识,而且要就论据是否能够推出论题(结论)达成共识;论辩既要“以理服人”,也要“以情动人”,但是合理的良性论辩必须将“情”与“理”区别开来,要将“修辞术”与“论证术”区别开来;良性的论辩应能识别并反驳论证中各种“推不出”的谬误,并拒斥自觉地利用这些谬误的“诡辩术”。这样,就把区分合理论证与不合理论证的研究从论辩术中突出出来,从而把从论据(前提)是否能够“推出”论题(结论)的研究突出出来,这就形成了系统反思人类“推理理论”的逻辑学说的三大源头。 (节选自王习胜、张建军《走近“逻先生”———逻辑、社会与人生》) 材料三: 中国的逻辑学家缺乏如古希腊学者那样的优越物质条件和闲暇时间。《贵义》篇虽载墨翟自称“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所以要挤时间多读书。但他也是“量腹而食,度身而衣”(《鲁问》),终日“自苦而为义”(《贵义》)的大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