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47657

浙教版(2024)初二科学期中复习讲义(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含答案)

日期:2025-11-02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53588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教版,2024,初二,科学,期中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新初二科学期中复习讲义(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一、选择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2.师生间开展掰手腕活动。假设学生对老师的力为F1,老师对学生的力为F2,若老师获胜,则关于两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判断 3.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翌日,神舟十八号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航天员乘组入驻空间站。5月18日,神十八号乘组出舱活动约8.5小时,创造了我国航天员出舱活动的新纪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接成功后,神舟十八号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静止的 B.神舟十八号飞船绕地飞行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航天员到达空间站后,质量减小 D.出舱活动时,航天员的惯性消失 4.在研究“远视眼的矫正”时,王亮拿一个远视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如图所示烛焰清晰的像,移去远视镜则烛焰的像又变得模糊。则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5.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B.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C.当u=5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当u=25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6.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7.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B.甲、丙的音调不同和响度相同 C.甲、丁的音调、音色都相同 D.乙、丁的音调响度都不同 8.如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根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9.如图所示是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4过度变凸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B.结构10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C.结构9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 D.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4的调节,在7上形成视觉 1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D.汽车的后视镜是凹面镜,可以扩大视野 11.下列是一些常见的光学实验,其中实验设计与实验目的不相符的是(  ) A.图甲:将右侧背景板向后折,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B.图乙:用茶色玻璃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C.图丙:抬起木板的B端使杯子倾斜,可研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大小变化规律 D.图丁:改变小孔形状,是为了研究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是否有关 12.如图所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