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水资源短缺 淡水约占地球水资源的3%,但是其中可被人类直接利用的不到1/3。人口剧增以及人类的活动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臭氧层破坏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土地荒漠化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生物多样性丧失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人们感到自豪的同时却不知道我国面临的挑战———395 种的脊椎动物和 1069 种的高等植物濒临绝灭。 白鳍豚-2007年8月8日公布灭绝 华南虎-红色物种名录极度濒危,在野外已灭绝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生物多样性丧失 中国犀牛-于1922年在中国彻底消失 渡渡鸟-于1681年灭绝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生物多样性丧失 全球30多万种植物,中国占了十分之一,高等植物35784种,其中1.5万多种植物是中国特有的。(仅云南一省就有超过1万9千种高等植物种类,相当于整个欧洲的数量,广东省内有7700多种。)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生物多样性丧失 涉及绝灭等级的植物有40种,其中属于绝灭等级的21种植物为中国特有种。生境退化和丧失是植物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 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 掠夺式利用 3 环境污染 4 农业和林业品种的单一化 5 生态入侵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主要表现: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 人象冲突的背后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恒命题 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掠夺式利用 主要表现:过度采伐、滥捕乱猎 农业和林业品种的单一化 许多野生生物失去了原有的栖息地 导致遗传多样性的丧失,以及与之相应的经长期协同进化的物种消失 生态入侵 非洲大蜗 克氏原螯虾(小龙虾) 生态入侵是指植物从其原生地,借助人为或自然力进入新栖息地,并在新栖息地失去控制而爆发性扩散,造成农林牧业减产,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等危害的现象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5.1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5.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5.4 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5.1 生物多样性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遗传(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5.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资料1:在我国,红树林原来广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沿海的潮间带,既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又是潮间带多种贝类、甲壳类、鱼类的栖息繁衍地,也是多种水鸟营巢繁殖的处所。由于人类的围海造地和人工养殖、以及建筑、薪柴之需,红树林的面积日益缩小. 请回答:红树林的消失对沿海陆地有哪些影响?又将影响哪些生物的生存? 直接影响沿海陆地的生态系统。 致使潮间带多种水鸟、鱼类、贝类、甲壳类因生态环境的改变而无法存活和繁衍 5.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资料2:大面积种植水稻、玉米或小麦等,给人类带来了粮食得以丰收,但是,栽培品种大多抗病性差。这些作物的祖先:野生水稻、玉米或小麦,在基因组成上与栽培水稻有着一定的差别。 请回答:栽培作物野生种的基因库对育种工作者来说,有何利用价值? 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将野生种中人类所需求的某些优良基因导入相应的栽培品种并使之表达,从而获得具有这些优良性状的栽培品种。 5.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资料3:家蝇不但扰人,而且会传播疾病,因此不受人们欢迎。但是家蝇是某些动物的食物,是食物链上的重要一员;还可以为植物传粉;人工饲养的家蝇幼虫可以作为动物的饲料。人们还模仿蝇眼可制成蝇眼照相机;模仿平衡棒制成的振动陀螺仪,用于高速飞行的火箭和飞机等等 上述三例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多样性具有哪些价值? ①直接价值(潮间带的鱼类、甲壳类、贝类以及水稻、小麦等可供食用,家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