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50518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单元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10-3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3次 大小:4818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封建
  • cover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单元练习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下表是某中学生在学习中制作的一张卡片,根据卡片内容我们可以判断他学习的是( ) 人物:孝德天皇 时间:646年 影响: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A. 查理·马特改革 B. 明治维新 C. 大化改新 D. 商鞅变法 2.646年,在从中国留学归国的革新派推动下,日本进行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成功地移植了中国的典章制度。由此,日本() A. 依靠贵族基本实现了全国统一 B. 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C. 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D. 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3.《全球通史》写道:“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 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作用更为重大”指的是() A.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B. 促使日本初步实现了统一 C. 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D. 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4.有中国学者评述说:“日本模仿盛唐制度而不取道教;抄袭我国典章而不用宦官;效法宋明社会礼俗而不学缠足。殊不失为明智。”该学者旨在说明日本学习外来文化时( ) A. 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但不全盘接受 B. 广泛传播了中国的道家经典 C. 建立起一套独特的幕府统治的制度 D. 闭关锁国,抵御中国的影响 5.《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昄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其中“作用更为重大”主要体现在() A. 促使日本初步实现了统一 B. 推动了日本建立天皇制度 C.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 加速了本民族封建化进程 6.“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这说明( ) A. 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 B. 东西方文化在阿拉伯帝国广泛交流 C. 阿拉伯帝国内讧频繁 D. 阿拉伯原有文化被外来文化取代 7.649年,孝德天皇下诏令国博士高向玄理与僧旻“置八省百官”,地方设国、郡、里……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上述这些措施(  ) A. 创立了天皇制度 B.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保障了贵族权利 D. 形成了武士阶层 8.三大世界性宗教的形成,影响了世界各大古典文明体系的特点。下列关于三大世界性宗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世界三大宗教分别是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B.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 C. 佛教、伊斯兰教的产生地在亚洲,基督教的产生地在欧洲 D. 伊斯兰教的创立与建立统一的政权有机结合 9.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孝德天皇、大化改新、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伊斯兰教。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 A. 古代亚非文明 B. 古代欧洲文明 C. 欧洲封建国家 D. 亚洲封建国家 10.751年,安西节度使高仙芝所率唐军与阿拉伯军队在怛罗斯发生大战,激战五日后,唐军败北,被俘的中国士兵中有会造纸术的,……不久,阿拉伯帝国范围内的巴格达、开罗等地都陆续出现了一批造纸工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造纸术是通过和平方式外传的 B. 材料主要反映亚欧之间的文明交流 C. 材料主要叙述了造纸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D. 阿拉伯人推动了造纸术的传播 11.历史课上,李老师安排学生收集商鞅变法、大化改新、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采邑制的实行、琅城市民为争取自治权而斗争等相关资料,作为下节活动课讨论的主要内容。该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 A. 人类文明的开端 B. 亚欧封建社会 C.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D.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2.比较法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形式的改革相比较,共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