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酒文化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孟德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岑参 酒 与 李 白 饮中八仙诗(节选) 唐 杜甫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嗜酒 豪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酒 与 李 白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 仙气 才气 傲气 酒气 我们心中的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走近李白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725) 奉诏入京 供奉翰林 (742) 奸臣当道 赐金返还 (744) 与友畅饮 做《将进酒》 (752) 初入长安 无功而返 (730) 李白的人生经历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 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 《诗经·卫风·氓》:“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解题 谁劝谁喝酒? 怎么喝酒? 为什么喝酒? 岑夫子、丹丘生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斗酒十千恣欢谑 将进酒,杯莫停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与尔同销万古愁 自由诵读诗歌,谈谈你从诗中读出李白的心情是如何的,依据是什么。 狂 悲 愤 欢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思考:作者悲什么?是如何表现“悲”的 李白24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29岁,初入长安,无功而返;41岁,奉诏入京,供奉翰林;43岁,奸佞当道,赐金放还。与友人畅饮、作《将进酒》时,李白已年逾五旬。得到朝廷的诏令,“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仿佛还是昨天的事情,而今功业一事无成,却已早生华发。对于有才华、有抱负、渴望有所作为的李白而言,怎会不感慨唏嘘,悲从中来? 比兴: 比喻: 反衬: 夸张: 悲:对时光流逝,生命渺小,抱负不能施展,理想不能实现的感慨。 前四句手法表达: 以黄河水东流比喻时间流逝,以引发对人生的慨叹。 以黄河水一去不返喻青春难再,人生易逝。 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从空间(黄河之水天上来)和时间(朝、暮)两方面夸张写出人生的渺小与短暂。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思考:作者乐什么?是如何表现“乐”的。 欢:朋友相聚,及时行乐 直接抒情、夸张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直接抒写人生得意,需纵情欢乐。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三百杯”夸张地写出朋友相聚时的豪爽 “有用”而“必”、“还”,写出了作者的自信,体现了诗人的旷达豪放,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求建功立业,渴望有所作为,积极用世的态度。乐观自信,肯定人生,肯定自我,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 如何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