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52950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大地学校等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0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623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西省,学期,答案,试题,政治,月月
    绝密★启用前 怀仁大地高中学校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政治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一.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上山遗址位于浙江省浦江县黄宅镇,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距今约11000-8500年。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夹炭红衣陶片、石磨盘、石球等,考古工作者在残破的陶片中发现了炭化稻壳。在新石器时代,该区域 ①是一个没有剥削、生活富足的“世外桃源” ②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③出现城乡分离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 ④原始农业已经出现,人类实现了定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人类文明是伴随着奴隶制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①文字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跃升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②奴隶制生产关系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③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 ④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唐代诗人张籍的《野老歌》写道:“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这首诗用强烈的对比揭示了封建社会不平等的社会现象。上述材料表明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②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③地主阶级剥削农民并占有大部分劳动成果 ④农民毫无人身自由是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2024年10月1日,美国东部和南部海岸约4.5万名码头工人宣布罢工,关停从缅因州到得克萨斯州的36个港口,以争取更高的薪酬和抵抗港口自动化改造。抗争之后,虽集体加薪了,但他们的其他诉求并未得到满足。此次罢工 ①其根源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工人能够成功抵制港口的自动化改造 ③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经济斗争 ④能从根本上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的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唯物史观的发现是马克思对人类思想史的一次划时代的伟大贡献。恩格斯把唯物史观看作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列宁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这是因为,唯物史观( ) ①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②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③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④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要认真学习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史。高中生小明学习完《社会主义发展简史》后做了以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 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②《共产党宣言》———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③巴黎公社———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④十月革命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A.①③ B.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7.《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