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青岛版一上科学第二单元第5课《听一听》教学设计 一、 活动主题 声音辨位师———探寻“听”的奥秘 二、 课程标准依据 本课教学主要依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1.核心概念:学习内容属于核心概念3.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下的“3.4 声音与光的传播”。 2.学段目标:1-2年级学段目标中“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3.学业要求:能识别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官,并描述其功能;能描述物体发出的不同声音。 三、 教材分析 《听一听》是本单元的第二课,聚焦于训练听觉这一重要的信息接收感官。教材通过“听听周围的声音”“猜猜我是谁”“声音的大小”等环节,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和辨别周围环境中的声音,认识到耳朵可以辨别声音的方向、大小、高低(初步体验),并能通过声音识别物体或事件,进一步理解感官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 四、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耳朵是听觉器官,能感知声音有方向、有大小、有不同种类,并能通过声音辨别一些物体。 2.科学思维:能在教师指导下,学习通过倾听来比较和辨别不同的声音,并尝试对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如动物声、交通声、乐器声)。 3.探究实践:能通过“听声辨位”和“猜猜发声物”等活动,运用听觉进行有目的的辨别,并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 4.态度责任:对用耳朵倾听世界产生兴趣;在活动中养成认真倾听、尊重他人的习惯;了解保护耳朵的常识。 五、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耳朵辨别声音的方向和种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专注地倾听,并能将声音与发声体建立联系。 六、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各种声音音频:风声、雨声、猫叫、狗吠、汽车喇叭、钢琴声、铃声等)、蒙眼布(或眼罩)若干、摇铃、沙锤、三角铁等不同发声器物、手机分贝仪APP、学习任务单。 2.学生准备:灵敏的耳朵。 3.环境准备:保持教室相对安静,将学生分成4-6人的“特工小组”。 七、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特工新任务 教师活动: “各位优秀的‘视觉侦查官’们,欢迎再次来到感官特工队训练营!上一关,你们的火眼金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一名顶尖特工,绝不能只依靠一种感官。今天,我们将开启一项全新的挑战,解锁你们的听觉密码,成为能耳听八方的声音辨位师!大家有没有信心?” 学生活动: 情绪高涨,齐声回应:“有!” 设计理念:承接上一课的情境,赋予学生新角色,激发其接受新挑战的欲望,自然过渡到本课主题。 (二) 新授与探究:特工进阶训练 任务一:基础训练———环境声音侦察 教师活动: “首先,进行基础听力训练。请所有特工保持绝对安静,闭上眼睛,启动你们的‘超级耳朵’,用心倾听。(播放一段包含3-4种声音的音频,如风声、鸟鸣、汽车驶过)。好了,睁开眼睛,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它们可能是什么发出的?……这位特工听到了小鸟叫,声音是‘叽叽喳喳’的,描述得真形象!” (继续播放几组不同类别的声音,引导学生辨别和描述) “我们的耳朵真了不起,能听到这么多不同的声音,它们就像世界的背景音乐,告诉我们正在发生什么事。” 学生活动: 闭眼专注倾听,争先恐后地举手汇报自己听到的声音并尝试模仿和描述。 设计理念:从学生最熟悉的环境声入手,降低门槛,训练其专注力和听觉敏感性,学习用语言描述声音。 任务二:核心考核———听声辨位与辨物 教师活动: “接下来是核心考核!第一项:听声辨位。我需要一位勇敢的小特工蒙上眼睛,扮演‘侦察兵’,其他特工是‘指挥部’。请‘指挥部’的某一位成员在任意方位摇动摇铃,‘侦察兵’需要迅速用手指出声源方向。谁来挑战?” (组织2-3轮游戏,变换声源位置) “太棒了!你们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