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59155

专题11 地球的转动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2025-2026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02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7次 大小:78936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七年级,科学,教版,学年,--2025-2026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1 地球的转动 ▉考点01 地球绕地轴自转 古代的人们看到太阳周而复始地东升西落,认为太阳在绕地球旋转。其实,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载着我们不停地自西向东绕地轴旋转的缘故。 1.自转的含义 地球始终不停地绕着贯穿南、北两极的地轴旋转,这种运动被称为自转。 2.地轴 地轴是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它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 3.地球自转的特点 (1)绕转中心:地轴。 (2)周期:23时56分4秒。 (3)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 4.昼夜交替 (1)昼夜产生的原因 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②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太阳光照射到的地球区域是昼半球,而太阳光照射不到的另一半区域是夜半球。 (2)昼夜交替发生的原因 ①地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 ②地球不停地绕着地轴转动。 (3)昼夜交替的周期 地球每自转一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一次,即昼夜交替的时间约为24小时,即一天。 5.地球自转与太阳的东升西落 地球自转使我们看到的太阳位置在一天中不断地发生变化。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来时,我们迎来黎明的曙光,揭开了白天的序幕;当太阳在西方落下,我们送走落日的余晖,夜晚也随之而来。 6.时间的差异 (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的自转,偏东的地方先看到日出,偏西的地方后看到日出,不同经度的地方产生了不同的地方时。偏东的地方时间早,偏西的地方时间晚。 (2)时区 为了避免各地地方时不同带来的麻烦,国际上规定:全球划分成24个时区,同一个时区内使用一个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小时。 (3)区时的计算 因为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4小时,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因此,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因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所以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即往东越过1个时区要加上1个小时,往西越过1个时区要减去1个小时。已知两地的时区和其中某一地的区时,求另一地的区时,有如下两种方法: a.公式法:已知甲时区的区时,求乙时区的区时。 乙时区的区时=甲时区的区时±甲、乙时区序数差。 b.数数法(或图解法):从已知地时区的区时(必须转化为24时制)开始数起,向东每数一个时区加1小时,加到24小时的时候,就要将日期加一天,小时数归零;向西每数一个时区减1小时,当减到0的时候,就要将日期减一天,小时数变为24。如下图所示: (4)北京时间 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 ▉考点02 地球绕太阳公转 1.地球公转的含义 地球沿近似圆形的轨道不停地绕着太阳转动,这种运动称为公转。 2.地球公转的轨道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上的每一点,都在同一个平面上,而且构成一个封闭曲线。这种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所走的封闭曲线,叫地球轨道。地球轨道的形状是一个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地球的公转方向 与自转方向一致,即自西向东。 4.地球的公转周期 约为365天,即通常所说的一年。 5.地球公转时的姿态 地球公转时地轴呈倾斜状态,且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为66.5°,地球以倾斜姿态绕太阳公转。 6.太阳的直射与斜射 因为太阳光入射角度不同,所以地球表面单位面积接受的太阳辐射量也不同。同一束太阳光斜射到地表的面积比直射(垂直入射)时大,所以斜射时相同地表面积上所接受太阳辐射量比直射时少。如下图所示: 因此地球以倾斜姿态绕太阳公转,使得地球上大部分地区在一年中会有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和照射时间长短的差异。 7.四季的变化 (1)产生原因: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太阳光会直射地球不同的纬度(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