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60256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育才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3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655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湖北省,三上,试题,语文,月月,学期
    高三语文10月月考参考答案 1-3 6-7 10 11-12 15 18 20 总分 DBC BB BEG BC A B B 33 1、D 【解析】D“实现了银发产品的供需平衡”错,材料三表述为“通过促进银发经济中的科技创新、模式培育、场景拓展、产业协调和数字赋能,促进银发产品和服务的新供给与新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选项表述为“实现了银发产品的供需平衡”,将未来展望的情景混淆为已经发生的事实。 2、B 【解析】A.“说明作者在阐述概念时缺乏严谨的态度” 曲解文意,如“当前,人们往往简单地将‘积极老龄化”理解为‘老有所为’”中的“往往”表示通常情形,所以材料一模糊词的表达正好体现了作者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C.“是为了说明坚守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要性”于文无据,材料三表述为“从历史必然性来看,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但生产力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和特征,需要立足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并进一步指导实践”,说明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生产力。D.“材料二侧重谈发展银发经济的方法,材料三则侧重谈银发经济的意义”张冠李戴,材料二主要阐明银发经济的意义,材料三主要是从方法上探讨如何发展银发经济。 3、C 【解析】根据材料三,“新质生产力的特点在于‘新’,关键在于‘质’,落脚于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颠覆性变革。‘新’不仅在于表述新,更在于发展理念新、发展思维新,以‘创新’发展为引领,实现生产方式变革、制度体制革新、消费模式创新和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可知,A、B、D三个选项都符合新质生产力的特点。C.退休院士郑纬民利用网络平台,传递科普知识,属于老年人参与社会的积极形式,不符合新质生产力的特点。 4、①首先提出观点:“积极老龄化”是一个正面的、有活力的过程,全社会要参与到“积极老龄化”的过程中。②再指出“积极”一词存在的误解,并对“积极”的正确内涵作出诠释。③接着指出将“积极老龄化”理解为“老有所为”是片面的。④最后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六个方面。 (答对一点给1分,共4分,注意关联词衔接) 5、①银发经济市场广阔,潜力巨大。老龄人群既有实物需求,也有服务需求和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银发专列”设施齐全,构建起移动的适老化空间,能更好地满足老龄人群的多元需求,是推进银发经济的有力举措。②发展新质生产力,利用科技创新,赋能银发经济的发展。“银发专列”开发智能健康监测系统,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提升了银发经济发展的质量。 (答对一点给3分,共6分,言之有理即可) 6、B 【解析】A.“只是因为”错,说法过于绝对。小说从剃头店写起,不仅仅是因为其地理位置特殊,更因为它是村里信息交流的中心,自然引出马戏团的话题。C.“河马三处‘讲’马戏都使用繁笔详尽叙述,用夸张手法展现河马讲述的绘声绘色”错,河马“讲”大象未使用繁笔,骆驼的故事较详细,但大象和猴子的描述较简略,且三处“讲”马戏均无夸张手法。D.“全然出于他对河马的想念”错,此时的雨鞋是父亲渴望走出去的理想的外化。父亲对雨鞋的仪式感不仅出于对河马的想念,更象征他对河马生活的向往和对外部信息的珍视。 7.B 【解析】B.“写父亲对河马所说的生命意义话题不懂装懂,有戏谑意味”错,前句说父亲“愣在那儿”“砸到了”说明父亲深受河马的话的触动,“三个很”是对父亲价值观的认同。 8.①父亲听河马讲骆驼时,是听他人讲好玩的故事,觉得新奇有趣,于是“也跟着笑”; ②后来在帐篷外是现场听到马戏,对外面精彩的世界有了切身感受,心理活动更复杂,沉默代表沉浸、回味与对自身生活的思考。 (答对一点给2分,共4分) ①“阡陌”组成了父亲的稻田,是其生活背景的象征,代表乡土的生活状态,构成了小说展开的背景。②“阡陌”使父亲向外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