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60639

17.1电流做功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表格式)--物理沪科版9全册

日期:2025-11-2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31150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7.1,电流,做功,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 《17.1电流做功》教学设计 课题 1.电流做功 单元 17 学科 物理 年级 九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电流做功》是沪科版第十七章第一节内容,教材通过生活情境引入,引导学生从能量转化角度理解电流做功的本质,建立“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物理观念。内容涵盖电流做功的概念、公式推导、单位换算及实际应用,为后续学习电功率、焦耳定律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安排了测算电费的教内容,介绍了传统机械电能和智能电能表,通过例题和讨论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2022新课标要求 1.知识要求:理解电功的概念,能说出电功的单位(焦耳、千瓦时),会用公式 W=UIt 进行简单计算。 2.素养要求:通过实验探究电功与电压、电流、时间的关系,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结合生活中电器的电功计算,建立“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提升科学态度与责任。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物理观念(1)能结合实例,认识电流做功,知道电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能将这些知识与生产生活中的电能消耗联系起来;(2)知道节约用电的意义。(3)能通过电能表了解家庭用电情况,能将节约用电与能源消耗结合起来,有节约用电的自觉行为。2.科学思维能通过实例归纳出影响电功大小的因素,发展类比推理与归纳概括能力,能运用欧姆定律和电功公式解决实际问题。3.科学探究能设计实验方案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能通过电能表读数对比不同时间段用电量。4.科学态度与责任能认识到节约用电的重要性,养成安全用电、绿色生活的习惯。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掌握电路基本知识,如电压、电流、电阻等概念,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与数据分析能力。但对“电流做功”这一抽象概念缺乏直观感知,易将“做功”误解为机械运动中的“用力推动”。学生虽接触过电灯、电饭锅等用电器,但未能系统理解其背后的能量转化过程。部分学生存在公式记忆不牢、单位换算混淆等问题。教学中需借助多媒体情境、实物演示与真实案例,激活已有经验,强化能量守恒思想,帮助学生构建“电能消耗=电流做功”的认知模型,并通过任务驱动突破思维障碍。 重点 从能的转化角度认识电流电功 难点 认识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及其应用 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机械电能、智能电能表模型、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我们生活在一个电气时代,没有了电,我们的生活寸步难行,晚上回家要开灯、给手机充电,睡前还会用热水器烧热水———这些操作都在‘花钱用电’,但你们知道电费是怎么算出来的吗?”“其实,电费的核心就是‘电流做功’的多少!今天这节课,搞懂它如何把电能变成光、热,还能算出你家每天要用多少‘电功’!” 观看图片,思考电费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题 讲授新课 一、认识电流做功1. 电流做功: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用电器工作时,利用电流做功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电流做了多少功,就要消耗多少电能。2.电流做功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3.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电饭煲、电热毯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装置电动机、电风扇将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4.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科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电流所做的功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成正比。5. 电流做功的计算公式(1)W=UItW: 电功 U: 电压 I: 电流 t: 时间W的单位是焦耳(J),U的单位为伏特(V),I的单位为安培(A),t单位为秒(s)(2)电功的推导公式有:w=t W=I2Rt思考:你能推导上面的公式吗 由电功公式W=UIt和欧姆定律 I= 得到: w=t 由电功公式W=UIt和欧姆定律 U=IR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