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60864

第三章 1.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物理 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1-24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40609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章,必修,选择性,2019,教科,物理
    1.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题组一 机械波的形成及其特点 1.《枫桥夜泊》中有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其中,当钟声传到客船时,对大钟的撞击早已停止了,但仍感觉“余音未绝”,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 A.大钟的回声 B.大钟在继续振动,空气中继续形成声波 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的缘故 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2.〔多选〕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长绳的一端上下抖动,长绳形成了向前传播的一列波。如果在长绳中间某一位置做一个标记P,在抖动过程中(  ) A.P左右摆动 B.P上下振动 C.P的频率与波源O的频率相同 D.P的速度与波源O的速度时刻相同 3.〔多选〕把闹钟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在玻璃罩外仍然可以听到闹钟的铃声。但如果将玻璃罩内的空气用抽气机抽出去,就听不到闹钟的铃声。这说明(  ) A.声波是纵波 B.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后,闹钟不再响铃了 C.气体和固体都能传播声音 D.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多选〕如图所示是一条软绳,绳上选有18个质点,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首先向上振动,其余质点在相互作用力的带动下依次振动,从而形成机械波,由波的形成及图示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1带动质点2是利用绳上质点间的弹力实现的,因此每个质点均做受迫振动 B.每个质点开始振动后,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 C.绳子上的每一个质点开始振动时,方向都向上,振动周期都相同 D.绳子上波的传播过程,也是能量的传播过程,虽然每个质点均做等幅振动,但每个质点的机械能并不守恒 题组二 横波和纵波的比较 5.关于横波和纵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横波 B.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的波叫纵波 C.横波有波峰和波谷,纵波有密部和疏部 D.地震波是横波,声波是纵波 6.下列关于横波、纵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波源在同一介质中形成的机械波中可同时具有横波和纵波 B.由于横波、纵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不同,故横波、纵波不可能沿同一方向传播 C.横波、纵波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定相等 D.只要存在介质,不管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均可传播横波和纵波 7.一种简易地震仪由竖直弹簧振子P和水平弹簧振子H组成,如图所示。在一次地震中,测得地震波中的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率分别约为4 km/s和 9 km/s,震源在地震仪正下方,观察到两振子相差10 s开始振动,则(  ) A.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72 km B.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50 km C.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72 km D.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50 km 8.振源A带动细绳振动,某时刻形成的横波波形如图所示,在波传播到细绳上一点P时开始计时,则下列各图中能表示P点振动图像的是(  ) 9.地震震动以波的形式传播,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的速度比横波的速度大。若A、B两处与C相距500 km和400 km,当C处地下 20 km 处发生地震。则(  ) A.C处居民会感到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摇动 B.地震波传到A地时,方向均垂直于地面 C.A、B两处居民肯定不能感到地震 D.A、B两处地震强度可能相同 10.〔多选〕一般高层建筑物在底层与岩石之间建有支柱,如图所示。地震时产生的纵波和横波是造成建筑物损坏的主要原因,为了避免在地震时建筑物损坏,可在建造时采取适当的措施。下列做法中比较合理的是(  ) A.减小支柱的长度 B.增加建筑物的高度 C.在建筑物底层与支柱间嵌入高弹性橡胶块 D.在支柱和岩石间安置可在水平方向滑动的护垫 11.图甲为波源的振动图像,图乙为均匀介质中同一条直线上等间距的质点在t=1 s时的振动状态,其中质点4刚开始振动。请在图丙中画出 t=5 s时的波形图及各质点的振动状态。 12.已知某次地震中纵波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