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62458

普通高中学生实验指导 实验四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物理必修第一册通用版

日期:2025-11-1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227828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实验,变量,通用,一册,必修,物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实验一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基础知识 2.220交流50Hz0.02s电火花计时器 实验过程 1.(1)交变周期性50H0.02s(或0)0.02s (2)220V50Hz0.02s 巩固提升 1.BCD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需要复写纸,电火花计时器不需要复写纸,选项A错误;实验时 应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可在纸带上打出更多的点,纸带的利用率更高,选项B正确:拉动 纸带的方向与限位孔平行可减小摩擦,选项C正确:打点计时器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选项D 正确。选项B、C、D正确。 2.C 3.AB解析:打点计时器是每隔0.02s打下一个点,所以通过数点就知道时间间隔,故选项A正 确;位移利用刻度尺直接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即可得出,故选项B正确;瞬时速度需要通过匀变 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求出,故选项C错误;平均速度的求解需要运用物理公式,故选项D错误。 4.AC解析:复写纸应套在纸带上面,选项A错误;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4~6V的低压交流 电源,选项B正确;应该先接通电源,再牵动纸带,选项C错误;选项D是测平均速度的一种 方法,选项D正确。 5.D解析:纸带甲、乙、丙位移相同,甲、乙有4个时间间隔,丙有5个时间间隔,故甲、乙平均 速度较大;甲、乙与丁相比,同为4格,丁的位移大,而时间相同,故丁的平均速度大于甲、乙的 平均速度,故丁的平均速度最大。 6.BC 7.C解析:在0~4s内,物体沿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8m/s,故选项A错误;在 4~一6s内,物体沿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0,故选项B错误:6~7s物体沿反方 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4m/s,故选项C正确:7一8s物体沿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 动,末速度为0,故选项D错误。 8.B解析:从打第1个点到第5个点的时间间隔为1=0.02×48=0.08s,0=三-20X10 t0.02X4m/s= 2.50m/s,故选项B正确。通常说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和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其相邻计数 点间的时间间隔都为5×0.02s=0.1s. 9.(1)220V交流电源 (2)放电针墨粉纸盘10.02 (3)墨粉纸盘可很好地转动,均匀地被使用纸带运动阻力很小 普通高中学生实验指导·物理·必修第一册(通用版) 10.(1)数据如下表: 位置 1 2 3 4 5 v/(m·s-1)1.201.000.800.600.40 (2)小车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小车的速度均匀变小。 4m·8 1.8 1.2 0.6 00[4塔0.120.160206 解析:计算速度时要特别注意长度单位的换算。作图像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直线上, 不在直线上的点要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 11.0.10m/s0.27m/s 解析:由于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很短,可以认为滑块在这很短的时间内做匀速运动,也 就是说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瞬时速度。 由0-得到=003 0.03 -0.29m/s≈0.10m/s,-0.7m/s≈0.27m/s. 实验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基础知识 1.220V交流0.02s 2.密集减小误差0.1s 3.十x 2T 4.(2)v-t图像(3)加速度 反思总结 2.根据纸带数据分析运动性质,通常是先由,=十工1求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 2T 度,即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表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再作。-t图像分析。 巩固提升 1.ACD解析:利用点迹清晰、点与点间隔适当的那部分纸带进行测量、计算可诚小测量误差。 用光滑程度、平整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做实验可以减小因速度变化不均匀带来的误差。故正确 选项是A,C、D。 点评:实验误差来源的分析是探究实验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改进实验乃至设计实验的一个不 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各种实验中要重视误差的分析。 72实验四 实验四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实验目标 1.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 2.会求弹簧的劲度系数。 3.学会利用列表法、图像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 基础知识 1.如图甲所示,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弹簧会伸长,平衡时弹簧的弹力与所 挂钩码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