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古诗词诵读1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静女 素养目标 1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之美。 2 把握诗中人物的形象特点,体会其真挚的感情。 3 感受我国古代人民对爱情的向往,树立正确爱情观。 课前导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壹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邦风·击鼓》 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叁 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_____诗歌总集。 收入_____时期的诗歌_____首。 汉以前被称为《_____》或《_____》。 《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_____的源头。 句式特点:_____ 第一部 305 从西周到春秋中叶 诗 诗三百 现实主义 四言为主、重章叠唱 知识链接 《周颂》《鲁颂》《商颂》 宗庙祭祀之乐(40篇) 《颂》 从不同地区采集的土风歌谣(160篇) 十五《国风》 《风》 周王朝的朝廷乐曲(105篇) 《大雅》 《小雅》 《雅》 《诗经》内容分类 知识链接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直言其事,直抒其情,铺陈排比(平铺直叙地表达情感/事件)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或情感。 赋 比 兴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托物起兴,借客观事物触发情感,引起诗人的吟唱。 《诗经》表现手法 整体感知 静 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sì yú chí chú xiàn yuè yì rǔ kuì tí fēi luán yí rǔ 整体感知 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诗歌以第一人称“我”(男青年)的口吻,叙述了“我”与静女的极富生活情趣的约会。 整体感知 诗歌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请简要概括。 情人约会图 赠荑赞人图 情人赠物图 诗文译读 情 约 人 会 图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姝】美丽。 【俟】 等待,等候。 【城隅】城上的角楼。 【爱】通"薆(ài)"隐藏,遮掩。 【见】(xiàn) 通"现",出现。 【踟蹰】 心里迟疑,徘徊不进的样子。 翻译:娴静的女子很美丽,在城上的角楼等我。 隐藏起来不出现,我挠头徘徊不进。 诗文译读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翻译:娴静的女子很美好,送我彤管。 彤管色红而光亮,喜爱你的美丽。 【娈】美好。 【贻】赠送 【炜】光鲜明亮 【说怿】喜爱,“说“通“悦”,和“怿”一样,都是“喜爱”的意思。 【女】:通“汝”,你,指代“彤管”。 情 赠 人 物 图 诗文译读 赠 赞 荑 人 图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翻译:从远郊归来赠送我初生的茅草,确实美好而且与众不同。不是你这荑草美,是因为美人送给我的。 【牧】城邑的远郊。 【归荑】赠送荑草。归,通“馈”,赠送。荑,初生的茅草。 【洵】的确、确实。 【匪】通“非”,不是 内容梳理 情人约会图: 俟我城隅———搔首踟蹰———急切之情 情人赠物图: 贻我彤管———说怿女美———热恋之情 赠荑赞人图: 归我荑草———美人之贻———质朴之情 内容探究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是什么描写?刻画出男女主人公怎样的形象? “爱意难掩”生动地展现了姑娘俏皮逗趣的举止,凸显了她天真烂漫、机灵可爱的个性。 “焦虑徘徊”细腻地刻画了青年男子焦虑不安、抓耳挠腮的神态,彰显了他朴实无华、真诚执着的性格,同时也流露出了他深沉的痴情。 细节描写 内容探究 “说怿女美”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我”对女子怎样的感情? “彤管光华,言笑间显女子之美”,这不仅揭示了小伙子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