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63040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练习 2025-2026学年度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社会主义

日期:2025-11-2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13766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社会主义,2025-2026,中国,必修,统编,政治
  • cover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练习 一、单选题 1.2025年4月24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成为2024年度唯一入选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濛溪河遗址发现的系统用火证据、空间利用证据,以及带有刻划痕迹或穿孔的石块、动物骨骼、植物果实等,描绘出了东亚古人类生存生活的画面。下列情景中,可能会出现在当时所处时代的是( ) ①石器工具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 ②人们主要是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③有城乡分离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④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5年7月11日,“西夏陵”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夏陵包含9座帝陵、271处 陪葬墓、面积达5万余平方米的北端建筑遗址、32处防洪工程遗址,西夏陵在选址方位、空间布局、陵寝制度等方面所体现的特征,全面承袭唐宋帝陵陵寝制度和传统木构建筑体系( ) 由材料可知在当时 ①企属工具开始普遍使用 ②大量使用奴隶进行协作劳动 ③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 ④水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战国时期,商鞅在变法中推行“废井田,开阡陌”,首次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当时的地主通过商业资本和高利贷持续兼并自耕农土地,形成“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③封建社会的农民拥有人身自由和少量土地 ④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说:“‘资本的限制’就在于这一切发展都是在对抗的形式上进行的,生产力、一般财富、知识等等的创造,表现为从事劳动的个人本身的异化;他不是把他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当作他自己的财富的条件,而是当作他人财富和自身贫穷的条件。但是这种对立的形式本身是暂时的,它产生出消灭它自身的现实条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不可缓和 ②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③马克思揭示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④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都是不可避免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恩格斯指出:“当不再有需要加以镇压的社会阶级的时候,当阶级统治和根源于至今的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生存斗争已被消除,而由此二者产生的冲突和极端行动也随着被消除了的时候,就不再有什么需要镇压了,也就不再需要国家这种特殊的镇压力量了。”恩格斯的以上论述表明( ) ①国家是伴随着阶级而产生的 ②管理公共事务是国家产生的根本动力 ③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④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左传·昭公七年》有载,“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这反映出在我国奴隶社会( ) 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②奴隶主通过等级制度强化对奴隶的剥削 ③具有比原始社会更为先进的生产力水平 ④奴隶主建立了军队、监狱等暴力机关维护其统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在对某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遗址的考古研究中,学者发现:前期遗址中,墓葬随葬品数量差异较小,且多为日常生产生活用具;后期遗址中,大型墓葬随葬品丰富,包含大量青铜礼器和玉器,小型墓葬随葬品则十分简陋,甚至没有随葬品。这一变化反映出( ) ①原始社会末期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和阶级差别 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