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政治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263611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3.10《家乡物产养育我》第2课时 教案
日期:2025-11-05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19361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张
统编
,
二年级
,
上册
,
3.10
,
家乡物产养育我
,
2课时
《家乡物产养育我》第二课时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标依据 依据2022年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本课聚焦“政治认同”核心素养里“家国情———素养,本课聚焦“家国情———核心素养,落实学段目标中“了解家乡的物产,感受物产对生活的滋养,萌发对家乡的热爱”要求,对应学段内容里“引导学生探究家乡物产的种类、特点,体会其与生活的关联”规定,助力学生建立家乡物产与生活的情感联结。 (二)教材分析 《家乡物产养育我》第二课时“家乡物产惹人爱”,通过水乡物产滋养生活、年画木雕等文化物产,及“千人糕”劳动溯源,展现家乡物产与生活、文化、劳动的深层联结。教材以生活场景、故事传说、劳动流程,搭建起理解物产价值(养育生活、承载文化、凝聚劳动)的阶梯,深化“家乡养育我”的情感认知,是对第一课时物产认知的文化、价值升华。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认识家乡部分物产,对物产的“有用”有直观感受,但对“物产如何养育生活(文化传承、劳动关联)”理解浅显。他们有一定好奇心与共情力,能感知劳动辛苦,却难系统关联“物产—劳动—生活”逻辑。借助教材场景,可引导他们挖掘物产背后的文化、劳动故事,深化对家乡养育的全面理解。 二、教学目标 1.感受家乡物产对生活的滋养(物质与文化),体会劳动创造物产、物产传递情感的价值,激发对家乡物产的热爱与珍惜之情。 2.培养文化传承意识与劳动尊重意识,增强对家乡的文化自信与情感认同,提升责任意识素养。 3.学会挖掘家乡物产的文化意义(如年画祝福、木雕价值),梳理物产与劳动的关联(以千人糕为例),用简单方式表达对物产与劳动者的尊重。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家乡物产与生活(文化、日常)的深层关联,明晰物产背后的劳动价值,感受“家乡物产养育我”的多元意义。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从具体物产事例,提炼出“珍惜物产、尊重劳动、传承文化”的普遍认知,将情感共鸣转化为珍惜物产、热爱家乡的实际行动。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5分钟) 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几个有趣的小谜语,和家乡的物产有关哟!咱们来比一比,谁是猜谜小达人! 出示谜语: 谜语1:“水上一个铃,摇晃没声音,仔细看一看,满脸大眼睛。(打一水生植物果实)”(谜底:莲蓬) 谜语2:“金包袱,银包袱,里面包着珍珠豆。(打一农作物)”(谜底:玉米)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动脑猜一猜。 过渡:你们太厉害啦,一下子就猜中啦!这些都是我们家乡的物产,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家乡物产养育了我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家乡物产养育我》。 设计意图: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契合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趣味挑战的特点,迅速激活课堂氛围。 探究新知 【活动一:家乡物产惹人爱】(15分钟) 师导语:家乡的物产像星星一样多,每一样都滋养着我们。 出示任务1:请看第39页水乡图片,读一读关于家乡物产的歌谣: 家乡什么多?水多。 千条渠,万条河, 鱼满筐,虾满箩。 莲藕甜了心窝窝! 展示材料: 提问:读完歌谣,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他们在船上摘莲子很开心。 过渡:这是水的礼物:生活在湖边的家乡,“千条渠,万条河”,水里有“鱼满筐,虾滿箩”,新鲜的莲子、甜甜的莲藕,都是湖水的馈赠。 展示材料: 过渡:家乡物产丰富除了水的礼物还有什么呢? 土地的礼物:田野里长出的稻谷、蔬菜,果园里的水果,让我们每天都能吃到新鲜的食物。 手艺的礼物:家乡的年画上有美好的祝福,木雕做工精细,让人越看越喜欢,这些都是家乡人用双手做出来的宝贝。 总结:家乡物产供我们衣食住行,家乡物产给我们创造收入,家乡物产让乡亲有事可做。家乡的山山水水和人们的生活息相息息相关。 出示任务2:想一想,我们的家乡有什么特产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4.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课件 (共23张PPT)(2025-10-28)
【分层练习】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三年级上册9.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 一课一练(含答案)(2025-10-28)
二上第13课美丽中国我们的家第1课时(课件 素材)(2025-10-30)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25-10-29)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一类区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2025-10-29)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