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养目标] 1.认识“妙、奏”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呢”,会写“妙、奏”等11个字,会写“大自然、美妙”等16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背诵第2、3自然段。 3.能找到第2-4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4.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教学重难点】 1.能找到第2-4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重点) 2.能体会课文中生动的语言,并主动积累摘抄,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难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妙、奏”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呢”,会写“妙、奏”等11个字,会写“大自然、美妙”等16词语。 2.能找到第2~4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唤起兴趣 1.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开启一场特别的“声音之旅”。大家知道吗?大自然就像一位神秘的“音乐家”,藏着好多好听的“声音秘密”,你们听———。 (1)老师播放声音,出示对应的图片,引导同学猜一猜播放了哪些声音。 (2)分别是溪水流动的潺潺声、打雷声、下雨声、还能听到鸟儿清脆的鸣叫、蟋蟀的鸣叫。 2.引出课题:同学们可真会倾听。大自然里除了刚才听到的声音外,还有哪些声音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去感受课文中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3.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1)读一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一标:标出自然段序号。(共有4个自然段。) (3)圈一圈:圈出难读或难理解的生字、新词。 2.掌握字音,识记字形。 (1)引导认读。 ①出示“会认字”:美妙、演奏、呢喃细语、激动、雄伟、充满、打击乐器、汇聚 ②学生自读。 ③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提示:“奏”是平舌音,区别“宙”;“激、击”是同音字;“呢”是多音字。 ④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⑤指名读、开火车读。 (2)学习多音字“呢”。 ①“呢”读ní时,可组词呢喃、毛呢大衣;读轻声ne时,用作句末语气词,如早着呢、好呢。 ②小练笔:春姑娘倾听着燕子的呢(ní ne)喃细语。他正在看书呢(ní ne)! 3.玩“青蛙过河”识字游戏,检验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自读课文,用“ □ ”画出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句子。 预设: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点拨:这句话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 2.思考:在第6单元,我们学习了“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默读本文第2-4自然段,用“ ”画出每个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完成音乐家档案。 (1)学生画关键句。 预设:2、3、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是每段的关键句。 (2)出示课后第二题的图表,学生填空,并借助图表说说课文写了哪几种大自然的声音,自主完成对课文大意的梳理。 3.小结:这篇课文采用总分结构,开头以“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总起,接着分别阐述“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将每个自然段开头几句话连起来,便构成了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精读段一,聆听“风声”的美妙 1.过渡:音乐家风先生第一个来演奏啦! 2.出示精读要求。 (1)读一读:认真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2)画一画:用“ □ ”画出描写风声的词语,感受风声的美妙。 用“ ”标记出你认为好的句子。 (3)聊一聊:把自己觉得美妙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教师提问,学生思考。 (1)提问:描写风声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