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64141

Unit 2 Wildlife protection Reading for Writing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5-11-10 科目:英语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257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Unit,格式,第二,必修,2019,人教
  • cover
1055370011772900123444001168400010414000110744001216660012039600Unit 2 Wildlife Protection Period 4 Reading for Writing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单元名称 必修第二册Unit2 Wildlife Protection 学科 英语 学段 高中 年级 高一第一学期 主要教材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二册 -出卷网-:人民教育-出卷网- 出版日期:2019年6月 课时安排 2课时(80min) 课型 读写课 教学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驱动式学习:通过 “分析海报→提炼要素→实践创作→互评优化” 的阶梯式任务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海报内容、结构和语言特征的探究,在完成 “设计保护濒危动物海报” 的真实任务中掌握写作技巧,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能力转化。 情感教育与学科知识融合:强调 “所有物种无论外形都应平等保护” 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对比 “可爱动物” 与 “丑陋动物” 的保护现状、分析海报中的情感化表达(如拟人、反问),在语言学习中渗透生态保护意识,深化学生对全球野生动物保护文化的理解。 读写结合与多元能力培养:将阅读策略(细节提取、结构分析)与写作技能(标题设计、情感语言运用、行动呼吁)紧密结合,同时融入合作学习(小组互评、展示交流)和批判性思维(评估海报有效性)的培养,实现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与文化意识的协同发展。 教材分析 【What】本课时阅读文本呈现了两张野生动物保护海报及相关说明文字。内容上,围绕 “野生动物保护” 主题,一张呼吁对 “丑陋” 动物一视同仁地保护,强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另一张聚焦考拉栖息地因造纸砍树而遭破坏的问题,控诉人类行为并引发对动物无家可归的反思。语言上,运用了祈使句、拟人、现在进行时被动语态、修辞问句等多种表达形式,兼具感染力与说服力,为学生写作同类海报提供了语言和结构范例。 【How】文本以海报这种直观且富有宣传力的形式呈现内容。通过醒目的标题、具有冲击力的图片搭配简洁有力的文字,清晰传递保护诉求。在语言运用上,借助情感化的表达手法,如 “Give Ugly a Chance!”“Don’t Make Paper with My Home!” 这样的标题,以及 “Is it right to make animals homeless so that humans can have more paper?” 这类反问句,引发读者情感共鸣,推动读者思考并采取行动,很好地体现了海报的宣传功能与语言特点。 【Why】教材选取这样的内容,一方面契合 “野生动物保护” 的单元主题,能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深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理念的认识,提升文化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以 “读促写”,通过展示优秀海报案例,为学生后续进行野生动物保护海报写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结构框架与语言表达范式,助力学生语言能力与写作技能的提升,符合 “阅读为写作服务” 的教学逻辑。 学情分析 1. What I know 词汇方面:学生已掌握一些基础的野生动物相关词汇,如 “animal”“wildlife”“protect” 等,也认识部分常见动物名称,像 “panda”“koala”“tiger” 等,但对于一些描述动物生存状态、保护举措的高级词汇,如 “endangered”“habitat”“biodiversity” 等,掌握程度不足。 语法方面:学生能运用简单的陈述句、疑问句来表达想法,对祈使句也有一定了解,不过在复杂句式(如现在进行时的被动语态 “are being cut down”)以及情感化表达句式(如修辞疑问句、拟人化表达的句式结构)的运用上还不够熟练。 背景知识方面:学生通过日常学习和媒体,对一些知名濒危动物(如大熊猫)的保护情况有大致了解,但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不同动物(包括 “非可爱型” 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深层背景知识,认知较为浅显。 2. What I want to know 学生渴望了解更多野生动物(尤其是那些不被关注的 “丑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