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大自然的声音》导学案 课题 大自然的声音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妙、奏”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呢”,会写“妙、奏”等11个字,会写“大自然、美妙”等16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背诵第2、3自然段。3.能找到第2-4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4.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教学重难点 1.能找到第2-4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重点)2.能体会课文中生动的语言,并主动积累摘抄,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难点) 课前准备 准备生字卡片。(教师) 搜集有关大自然声音的资料。(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听音谈话,激趣引入(用时:5分钟) 1.播放大自然的声音,提示学生倾 听并回答:这是什么声音?你觉得好听吗? 2.质疑导入:“大自然的声音”怎么美妙?快去读读课文吧!(板书课题) 1.仔细倾听大自然的声音,然后逐一回答问题,交流自己听后的感受。 2.齐读课文题目,明确学习任务,带着阅读兴趣走进课文。 此环节教师可用多媒体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及相应的图片来导入课文学习。这样从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由朗读,识字学词(用时:15分钟) 提出初读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画出来,借助课后拼音读准字词音,个别可以借助词典理解意思。 把解决不了的词语圈出来。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检查初读情况。 先课件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用多种方式来读,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提示“奏”是平舌音,区别“宙”;“激、击”是同音字;“呢”是多音字。然后课件出示去掉注音的生字词卡片,采用指名读、赛读、抢读等方式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读好排比句并读后评议。 引导学生默读全文,思考并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心句的作用。 4.指导朗读课文 1.(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2)圈出不懂的词语后,和同桌或小 组同学交流,把已解决的词语划掉。 (3)互相检查自然段序号标注得是否 正确。 2.(1)认真读课件中的生字词。先借助拼音读,然后再独立认读。积极参加读生字词的游戏或竞赛。提示:“奏”是平舌音,区别“宙”;“激、击”是同音字;“呢”是多音字。(2)按自然段读课文,读后试着从字音是否正确、语句是否连贯、断句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评价。 3.认真默读全文,思考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大自然的风、水、动物等的美妙声音。)了解中心句在全文和段落中的作用。 4.学生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情。 1.识字教学一定要在学生充分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学生已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初步识字,教师可以把精力放在读和认个别易错字上。 2.概括主要内容的时候先让学生弄清每一段的内容,然后归纳总结。借助文章中心句来辅助概括主要内容。 3.注重指导朗读,可采用不同方式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为进 一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三、精读课文,感受风声(用时:8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风声美妙在哪里?自读思考。 2.朗读第一句话,交流读懂了什么。 3.引导学生自读描写风的句子,挑选喜欢的一句话谈谈喜欢的理由。 4.小结段落主要内容并点明中心 句的作用、总分构段方式的作用。 1.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风声美妙在哪里。 2.朗读第一句话,明确中心句的作用。 3.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感受微风和狂风不同声音的美妙,在对比中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