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65901

第四章 1.电子的发现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物理 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日期:2025-11-0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32587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四章,第三,必修,选择性,2019,教科
      第四章 原子结构 1.电子的发现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题组一 带电粒子比荷的测定方法 1.下列实验现象中,支持阴极射线是带电微粒观点的是(  ) A.阴极射线可以透过薄铝片 B.阴极射线通过电场或磁场时,要产生相应偏转 C.阴极射线透过镍单晶时,产生衍射现象 D.阴极射线轰击荧光物质,发出荧光 2.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如图是科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实验是库仑测量油滴电荷量的实验 B.此实验是法拉第测量电子电荷量的实验 C.通过此油滴实验直接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D.通过多次实验测量,发现油滴所带的电荷量虽不相同,但都是某个最小电荷量的整数倍,这个最小电荷量被认为是元电荷 3.(多选)汤姆孙的阴极射线管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在D1、D2两极板之间不加电场和磁场,则阴极射线应打到最右端的P1点 B.若在D1、D2两极板之间加上竖直向下的电场,则阴极射线应向下偏转 C.若在D1、D2两极板之间加上竖直向下的电场,则阴极射线应向上偏转 D.若在D1、D2两极板之间加上垂直纸面向里的磁场,则阴极射线不偏转 题组二 α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4.如图所示为α粒子散射实验的示意图:放射源发出α射线打到金箔上,带有荧光屏的放大镜转到不同位置进行观察,图中①②③为其中的三个位置,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叙述或依据实验结果做出的推理正确的是(  ) A.在位置②接收到的α粒子最多 B.在位置①接收到α粒子说明正电荷不可能均匀分布在原子内 C.位置②接收到的α粒子一定比位置①接收到的α粒子所受金原子核斥力的冲量更大 D.若正电荷均匀分布在原子内,则①②③三个位置接收到α粒子的比例应相差不多 5.如图是卢瑟福为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而提出的情境。占金原子质量绝大部分的原子核集中在很小的空间范围,曲线表示α粒子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越接近原子核的α粒子发生散射时的偏转角越小 B.电子质量约为α粒子质量的,因此电子对α粒子速度的影响可以忽略 C.由该实验可以得出α粒子与金原子核一定带异种电荷 D.若实验中换用轻金属箔片,发生大角度偏转的α粒子将会增多 6.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有带电粒子打到光屏上就会产生光斑。为验证α粒子散射实验结论,现在1、2、3、4四处放置带有荧光屏的显微镜。则这四处位置一段时间内统计的闪烁次数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2、10、625、1 205  B.1 202、1 305、723、203 C.1 305、25、7、1 D.1 202、1 010、723、203 7.(多选)α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穿过某一金原子核附近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B、C分别位于两个等势面上,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α粒子在A处的速度比B处的速度小 B.α粒子在B处的动能最大,电势能最小 C.α粒子在A、C两处的速度大小相等 D.α粒子在B处的速度比在C处的速度要小 8.关于原子模型及其建立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阴极射线是电子,汤姆孙测出了电子的比荷,并精确测定了电子电荷量 B.汤姆孙认为原子是实心球体,电子均匀镶嵌在实心球内,正电荷是弥漫性分布于球内,该理论无法解释α粒子散射现象,后被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所取代 C.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测出原子核尺度数量级为10-10 m D.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指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原子核,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库仑力提供向心力 9.(多选)α粒子散射实验中,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少数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只有极少数被反弹回来,如图所示。若反弹回来的α粒子速度大小几乎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碰撞反弹过程中,α粒子的动量变化量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