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66241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课件(共31张PPT+视频)

日期:2025-11-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58928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课件,31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了解孙中山的早期活动,了解同盟会的成立以及三民主义。 2.思考孙中山成为革命先行者与他一些列活动之间的联系,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孙中山的革命之路。 学习目标 从医后,孙中山的人生理想发生了什么变化 1.简介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孙中山,出生于广东香山。名文,号逸仙。曾化名中山樵。 14岁赴美国檀香山,就读于当地教会学校。18岁回国学习医学。 22岁入香港西医学院,27岁毕业,先后在澳门、广州开设西医房。 1866———1925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曾化名中山樵,以后遂以“中山”名世。幼年的孙中山很聪慧,博闻强识。崇拜英雄,四处学习。后来在哥哥的帮助下到檀香山、香港和广东等地学习,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在校学习期间,萌发了“改良祖国,拯救同群”的愿望。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孙中山认为“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便“借医术为入世之媒”寻求救国途径。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1.“医人”到“医国” 早年孙中山 受西方思想的影响 爱国心的驱使 民族危机的加重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2.“改良”到“革命”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回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 6月 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孙中山救国方法和目的)有何变化 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方法:以前是温和的改革,以后主张革命 目的: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兴中会成立想象画面 兴中会 时间: 地点: 宗旨: 口号: 地位: 1894年11月 檀香山 “振兴中华” “驱除鞑虏,恢复中 国,创立合众政府” 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3.成立兴中会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广州起义 时间: 地点: 人物: 结果: 1895年 广州 孙中山、陆皓东等会党人员 起义消息泄露,起义失败 陆皓东 (1868—1895) “今事虽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杀,而继我而起者,不可尽杀!” 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 第一人 4.领导广州起义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流亡日本时的孙中山(中) 流亡英国时写的 《伦敦蒙难记》 流亡美国时被旧金山移民局关押 考察社会实际 发展革命组织 为继续革命做准备 5.流亡海外 伦敦蒙难 1896年天,孙中山转往英国伦敦,在当地被清廷特务缉捕入中国使馆,后因英国干涉获释。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同盟会的创立 背景 材料二: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1901年至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多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材料三:为了……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太后感到再也不能照旧样式统治下去了……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一: 政治: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材料四 然则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 ———章炳麟《驳康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