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单元导读 本单元围绕“革命先辈”这一主题编排了《八角楼上》《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刘胡兰》四篇课文。这些课文讲述的都是革命领袖和革命先烈的事迹,引领学生感受革命领袖和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 “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其中,《八角楼上》结合插图体会词语的意思,从而读懂课文内容;《朱德的扁担》借助描写朱德同志挑粮时的词语,体会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难忘的泼水节》借助词语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场景;《刘胡兰》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再借助词句体会刘胡兰宁死不屈的精神。通过多种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课文 内容 《八角楼上》 《八角楼上》讲述了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日夜操劳、紧张工作的事迹,表现了他为领导中国革命忘我工作的精神。 《朱德的扁担》 既展现了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情怀,也表现了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关心、敬爱之情。 《难忘的泼水节》 表现了周总理亲民、爱民、和人民心连心的情怀,也表达了人民对总理的崇敬与爱戴。 《刘胡兰》 展现了刘胡兰面对残暴的敌人坚定不屈的英雄形象。 语文园地六 识字加油站:认识1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能根据字形特点判断用哪个字。字词句运用:发现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日积月累:积累一组立志的名句。写话:学写留言条我爱阅读:阅读《王二小》,了解抗战小英雄王二小和敌人斗智斗勇、英勇献身的故事。 第六单元 14 八角楼上 [核心素养目标] 1.认识“楼、艰”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斗”“觉”,会写“楼、代”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毛主席在八角楼忘我工作的精神境界。 3.借助图片和课文理解“夜幕降临”“寒冬腊月”等词语的意思,感受毛主席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忘我工作,殚精竭虑指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精神境界。 [教学重难点] 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为革命夜以继日地工作,对革命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伟大精神。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楼、艰”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斗”“觉”,会写“楼、代”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夜幕降临”的意思。 3.初步了解毛主席在八角楼忘我工作的精神境界。 一、故事导入,了解背景 1.(出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图片)简介时代背景。 师:1927年,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挺进井冈山,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毛主席就住在茅坪村的一座小楼里,因为那座楼的屋顶是八角形的,所以就叫八角楼。每到夜晚,毛主席就在八角楼上忘我工作,当时是怎样的情景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八角楼上》。 2.板书课题:八角楼上。(齐读课题) 3.学习“楼”字: (1)提示“楼”的读音是lóu; (2)理解“楼”的意思:形声字,本义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子。 教师点拨:古代建楼大多用木质材料,所以“楼”是木字旁。 你们能用“楼”组词吗?(楼房、高楼、阁楼、下楼……)通过组词帮助学生巩固识记。 4.观察插图,了解人物: (1)图上画的是谁?正在干什么?(图中画的是毛主席正在灯下写文章。) 毛主席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他有什么动作? 他的神态怎样?(毛主席穿着单薄的衣服,正在用手拨灯芯,神情很严肃,好像在想问题。) 再看一看桌子上有什么?(一盏油灯、一个砚台、几张稿纸) 这幅图再现了怎样的场景?(毛主席在八角楼上忘我工作的情景。) 介绍毛主席:毛主席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