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66665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024)1.3 0的认识和加、减法(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5-11-0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63725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24张,课件,减法,认识,2024
  • cover
(课件网) 幻灯片 1:封面 0 的认识和加、减法 学科:数学 年级:一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1. 理解 0 的两种含义(表示 “没有” 和 “起点”),能正确书写 0;2. 掌握 0 的加法与减法规则,能正确计算含 0 的 5 以内加减法;3. 感受 0 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数感与运算能力。 幻灯片 2:情境导入 ———没有” 的场景,初识 0 场景 1:小猴吃桃子 出示图片:第 1 幅图(小猴面前有 2 个桃子),第 2 幅图(小猴吃了 1 个,剩 1 个),第 3 幅图(小猴吃完最后 1 个,盘子空了)。 提问:第一幅图有几个桃子?第二幅图呢?第三幅图盘子里还有桃子吗?(引导学生说出 “没有桃子了”)。 场景 2:小鸟飞走了 出示图片:树上原本有 3 只小鸟,全部飞走后,树上没有小鸟了。 提问:小鸟飞走后,树上还有几只?(学生回答 “没有了”)。 引出 0: 当物体的数量是 “没有” 时,我们就用数字 “0” 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0 的认识和加、减法”。 幻灯片 3:认识 0 的含义与书写 一、0 的含义(一):表示 “没有” 实例拓展: 出示图片:① 空杯子(杯子里水的数量是 0);② 关掉的电灯(亮着的灯的数量是 0);③ 空文具盒(里面笔的数量是 0)。 学生活动:同桌互相举例,说说生活中 “数量是 0” 的情况(如 “书包里没有作业本了,作业本数量是 0”)。 二、0 的含义(二):表示 “起点” 实物观察: 拿出直尺,引导学生观察:直尺上最左边的刻度是 “0”,它表示测量的起点(从 0 开始量,才能准确知道物体长度)。 生活联系:温度计上的 0℃(不是表示没有温度,是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拓展了解),跑步比赛的起点线(从 0 点开始跑)。 三、0 的书写 写法指导: 示范书写:0 是椭圆形,从上往下写,从左往右画圈,要写得圆滑、饱满,不能有棱角(在田字格中示范,0 占满田字格的下半部分)。 学生练习:在练习本上描红、书写 0,教师巡视,纠正不规范的写法(如写成 “6” 或 “9” 的一半)。 幻灯片 4:0 的加法(核心:“加 0” 或 “0 加几”) 一、探究 “一个数加 0”(以 “3 + 0” 为例) 情境演示: 用磁贴演示:左边放 3 个磁贴(代表 3 个苹果),右边放 0 个磁贴(代表没有苹果),把两部分合起来,还是 3 个磁贴。 结论:3 + 0 = 3。 举例验证: ① 2 + 0:2 个气球加 0 个气球,还是 2 个,2 + 0 = 2; ② 5 + 0:5 块积木加 0 块积木,还是 5 块,5 + 0 = 5。 规律总结:一个数加上 0,结果还是这个数(a + 0 = a)。 二、探究 “0 加一个数”(以 “0 + 4” 为例) 情境演示: 右边放 4 个磁贴,左边放 0 个磁贴,合起来是 4 个磁贴,即 0 + 4 = 4。 举例验证: ① 0 + 1 = 1;② 0 + 3 = 3。 规律总结:0 加上一个数,结果还是这个数(0 + a = a),结合加法交换律,与 “一个数加 0” 结果相同。 三、学生活动:“0 的加法对口令” 教师说算式,学生说结果(如教师:“4 + 0”,学生:“4”;教师:“0 + 2”,学生:“2”),巩固 “加 0 不变” 的规律。 幻灯片 5:0 的减法(核心:“减 0” 或 “几减几得 0”“几减 0”) 一、探究 “一个数减 0”(以 “5 - 0” 为例) 情境演示: 用小棒演示:有 5 根小棒(代表 5 块糖),去掉 0 根(代表没有去掉糖),还剩 5 根小棒。 结论:5 - 0 = 5。 举例验证: ① 4 - 0 = 4;② 1 - 0 = 1。 规律总结:一个数减去 0,结果还是这个数(a - 0 = a)。 二、探究 “一个数减它本身”(以 “3 - 3” 为例) 情境演示: 用磁贴演示:有 3 个磁贴(代表 3 个玩具),去掉 3 个(代表把玩具全拿走),剩下 0 个磁贴。 结论:3 - 3 = 0。 举例验证: ① 2 - 2 = 0;② 5 - 5 = 0。 规律总结: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