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66695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024)4.2 11~20的认识(1)(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5-11-28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62134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24张,课件,认识,2024,上册
  • cover
(课件网) 幻灯片 1:封面 11~20 的认识(1) 学科:数学 年级:一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1. 直观认识 11~15 各数,理解其组成(1 个十和几个一),明确 “十位”“个位” 的初步含义;2. 掌握 11~15 的规范读写方法(数字书写、计数器拨珠);3. 能按数序排列 11~15,感知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提升数感与逻辑思维。 幻灯片 2:情境导入 ——— 生活中的 “十几” 场景呈现: 出示图片组:① 文具店 12 支装的铅笔(标注 “12 支”);② 钟表显示 11 点(数字 “11”);③ 超市货架 15 瓶一排的饮料(标注 “15 瓶”);④ 计数器上拨出 13(十位 1 颗、个位 3 颗珠子)。 提问互动: 同学们,这些场景里的数字(11、12、15、13)都比 10 大,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都由两个数字组成,是两位数)之前我们知道 10 是 “1 个十和 0 个一”,那 11~15 又是由什么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 11~15。 幻灯片 3:探究 11 的认识(核心示范) 一、数的组成:1 个十和 1 个一 小棒操作: 第一步:拿出 10 根小棒,捆成 1 捆,讲解 “这 1 捆是 1 个十”(呼应 “10 的再认识” 中 “10 个一 = 1 个十”); 第二步:在 1 捆小棒旁边再放 1 根单独的小棒,讲解 “这 1 根是 1 个一”; 第三步:合起来观察:“1 捆(1 个十)+1 根(1 个一)=11”,得出 “11 由 1 个十和 1 个一组成”。 计数器拨珠: 演示计数器:在 “十位” 上拨 1 颗珠子(代表 1 个十),在 “个位” 上拨 1 颗珠子(代表 1 个一),说明 “十位的 1 颗珠子表示 1 个十,个位的 1 颗珠子表示 1 个一,合起来是 11”; 强调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初步建立 “十位”“个位” 的认知。 二、11 的读写 写法: 先写十位上的 “1”(表示 1 个十),再写个位上的 “1”(表示 1 个一),两个 “1” 意义不同,十位的 “1” 在左,个位的 “1” 在右,占田字格的右半格(两位数书写统一占右半格,十位数字在左,个位在右); 错误提醒:避免写成 “1 1”(中间留空隙),需紧凑书写。 读法: 从高位读起,先读十位的 “1”(读作 “十”),再读个位的 “1”(读作 “一”),合起来读作 “十一”,不读作 “一一”。 幻灯片 4:探究 12~15 的认识(自主迁移) 一、小组合作:12~14 的组成与读写 任务布置: 4 人一组,用 “小棒捆扎 + 计数器拨珠” 的方法,自主探究 12、13、14 的组成,填写下表: | 数字 | 小棒组成(1 捆 + 几根) | 计数器拨珠(十位几颗 + 个位几颗) | 数的组成(1 个十和几个一) | 读法 | |--|--|--|--|--| | 12 | 1 捆 + 2 根 | 十位 1 颗 + 个位 2 颗 | 1 个十和 2 个一 | 十二 | | 13 | 1 捆 + 3 根 | 十位 1 颗 + 个位 3 颗 | 1 个十和 3 个一 | 十三 | | 14 | 1 捆 + 4 根 | 十位 1 颗 + 个位 4 颗 | 1 个十和 4 个一 | 十四 | 教师巡视: 指导小棒捆扎(必须先捆 1 捆 = 1 个十,再添单独小棒),纠正计数器拨珠错误(如十位、个位混淆)。 二、集体探究:15 的认识 重点突破: 小棒组成:1 捆(1 个十)+5 根(5 个一)=15,得出 “15 由 1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 计数器拨珠:十位 1 颗、个位 5 颗,强调 “个位珠子数量对应‘几个一’,十位珠子数量固定为 1(对应 1 个十)”; 读写:写法 “15”(十位 1、个位 5),读法 “十五”(先读 “十”,再读 “五”)。 三、规律总结:11~15 的共性 组成共性:都由 “1 个十和几个一” 组成(十位固定 1 个十,个位从 1 个一到 5 个一); 读写共性:写法 “十位数字 1 + 个位数字(1~5)”,读法 “十 + 几”(如 12 读作 “十二”,15 读作 “十五”)。 幻灯片 5:11~15 的数序与大小 一、数序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