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福州屏东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全卷共8页,21小题,完成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 根据提示,补写古代诗歌名句。 (1)相顾无相识,_____。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 (3)_____,长河落日圆。 (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 (5)_____,悠然见南山。 (6)感时花溅泪,_____。 (7)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 (8)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第一单元的几则新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人民解放军战士冲破重重险阻,气势甲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设立遗嘱把奖项和奖金①bān( )发给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年轻姑娘吕伟凌空一跃的瞬间,动作是如此潇洒,四面水花②悄( )然不惊;航母舰载战斗机一着惊海天,为了这一着,使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默默奉献;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③zhèn( )耳欲聋,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或为加点字标注拼音。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2)根据下面提示,在文中甲处填入成语 甲( ):形容气势旺盛或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3)文段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不能改变句子原意) 修改意见: 3. 同学们积极准备《红星照耀中国》读书交流会,请完成以下内容。 (1)【辨人物】他的主要经历:出身官僚家庭→就读南开中学、大学→领导学生运动→帮助创建共产党→任职黄埔军校→组织大罢工→组织“八一”起义→在南方艰苦斗争→长征。作者对他的评论:纯粹的知识分子、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他是(1)。 (2)【忆历史】红军长征路上历尽千辛万苦,作者认为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七律·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描写了两次战役,一次是“巧渡金沙江”,另一次是(2)。 (3)【悟精神】“名著之所以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精致的语言、巧妙的构思……更在于它能给人以精神的引导或思想的启迪。”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阅读(67分) (一)(6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同州①端午 (唐)殷尧藩 鹤发②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注释】①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②鹤发:白发。 4.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长期背井离乡,而今返回故乡的情形。 B. 诗歌三四句描绘端午时节与儿童对话的场景,展现深切情感。 C. 诗人白发垂到了肩膀一尺之长,使得小孩子们感到害怕与惊讶。 D. 诗中未写故乡的具体景象,却通过儿童的询问引发读者想象。 5. 请结合诗句,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诗人的情感。 (二)(18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②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险仄,虽兜笼①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愈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节选自袁枚《游黄山记》) 【注释】①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轿。 6. 根据“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释义 泉甘且冽 根据成语释义推断词义 寒风凛冽 (1)冽:_____ 路绝矣 查阅词典选择义项 绝:①断绝;②极、非常;③横渡。(《古代汉语词典》) (2)绝:_____ 蹑木梯而上 根据语境推断词义 (3)蹑:_____ 步行良苦 根据课内所学推断词义 良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