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上海市理大附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1.中国力争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初识二氧化碳 ①二氧化碳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 A.温室效应 B.酸雨 ②利用了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_____。 A.光合作用 B.制碳酸饮料 C.人工降雨 D.生产化肥 探究二氧化碳 ①如图所示,a、b处均放有紫色石蕊小花,_____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色。 ②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烧杯内蜡烛由d到e依次熄灭,原因是_____。 探究影响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快慢的因素,进行如下实验。 组别 1g大理石颗粒 20mL盐酸的浓度 X 甲 块状 50 乙 块状 30 丙 粉末状 18 ①上表中X是_____。 ②甲、乙组对比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利用二氧化碳 我国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用二氧化碳制取甲醇,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生成物甲醇由_____种元素组成。 ②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之比是_____。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2分。 2.“碳家族”的成员很多,用途很广。 用来切割玻璃的碳单质是_____填名称,因为它具有_____的性质,对应的结构模型是图中的_____填字母;石墨棒可以作电极,是因为它具有_____性。 如图是碳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核内质子数是_____个,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个。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说法错误的是_____。不定项 A.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结构 B.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 C.不同的物质组成的元素一定不同 D.同种元素能组成不同物质是因为原子内部结构不同 如图是高温下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 ①Ⅰ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②反应结束后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 A.熄灭酒精喷灯 B.从石灰水中撤出导管 ③Ⅰ处试管中剩余固体随着时间的变化如图,分析错误的是_____。不定项 A.时反应开始 B.生成铜的质量为ng C.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D.时反应结束 3.实践小组围绕“水”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 水的净化:实践小组用收集到的一瓶浑浊的河水自制净水器,其流程图如下: ①常用的净水剂是明矾,作用是_____。 ②操作②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性。 ③操作③中反应原理是,X的化学式是_____,反应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是_____元素。 ④有关操作①的过滤说法正确的是_____。不定项 A.过滤除去的是河水中不溶性杂质 B.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是为了防止滤液浑浊 C.漏斗下端管口靠烧杯内部是为了加快过滤速度 D.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为了加快过滤速度 ⑤最后得到的净水属于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水的组成:实践小组进行水电解实验,一段时间后如图所示。 ①用燃着的木条靠近a管口,慢慢打开活塞,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②随着反应的进行,球形容器中液体液面_____填“上升”或“下降”,从微观角度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填字母 A.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间隙变大 ③小组同学进行多次实验,记录不同电压产生20mL氧气所需时间,如图。可以得出:电压为_____ V时,电解速率最快。 水的用途:水在化学实验中有很多用途,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测量气体的体积 B.液封形成密闭体系 C.润湿玻璃管口便于插入 D.利用水的反常膨胀,防止集气瓶炸裂 4.Ⅰ空气是弥漫于地球周围的气体。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_____。 A.氧离子 B.个氧原子 C.个碳酸根 D.2N 2个氮分子 有关物质燃烧现象描述错误的是_____。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Ⅱ通常,人只需要吸入空气,即可获取所需氧气,也可以人为制取氧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