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清远市2026届普通高中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一)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十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口收缩现象指人口数量减少或增长放缓的趋势,当前中国正面临人口收缩的挑战。黄河流域陕西段2010—2020年期间整体表现为宝鸡、咸阳、铜川、渭南所在的关中地区人口收缩,而资源指向性突出的陕北地区人口增长(图1)。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陕北与关中地区人口收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产业结构 B.城市化水平 C.人口结构 D.公共服务水平 2.关中地区咸阳市人口收缩明显的原因是 ①咸阳市生活成本较低 ②咸阳市公共服务水平低 ③西安市虹吸效应显著 ④西安市实施产业转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青藏高原东南缘涵盖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条主要河流的上游及中游河谷地带,滑坡多发。研究发现,河谷地貌特征是影响滑坡发生的主导因素。图2示意青藏高原东南缘滑坡堰塞坝发生频率。据此完成3~4题。 3.根据青藏高原东南缘滑坡堰塞坝发生频率可知 A.金沙江流域地形起伏最大 B.澜沧江流域降水量最大 C.金沙江流域侵蚀强度最高 D.怒江流域河谷坡度最陡 4.滑坡堰塞坝频发区所对应河段附近河谷地貌将发生的改变是 A.下游区滑坡活动减少 B.上游区向下侵蚀加剧 C.上游区平均坡度变缓 D.下游区下切作用减弱 “蜂鸣———管道”模型是指利用同一区县内的合作网络表征“蜂鸣”,利用不同区县之间的合作网络表征“管道”。依据两者组合不同,上海大都市圈内各区县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互动融合的创新网络可分为网络型、外向型、孤岛型和内向型。图3示意2015—2019年上海都市圈内创新网络蜂鸣与管道强度。据此完成5~6题。 5.创新网络格局中,虹口区等外向型区县的发展反映其 A.创新资源集聚强度大 B.受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强 C.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大 D.区县内部产业发展迅速 6.与网络型区县相比,宜兴市应重点加强 A.区内人才培养 B.基础设施建设 C.对外创新合作 D.产业转型升级 山西陶寺观象台距今约4100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观象遗址。考古学家推测当时观测者直立于观测点圆心,透过柱与柱之间的缝隙观测日切塔儿山山顶时是否在缝中央,并以此来确定当时的节气(图4)。近年某科研团队实地观测证实:在冬至日出后几分钟太阳才进入东2号缝中,且已经高出东边的山脉,考虑到黄赤交角的变化,4100年前冬至日出时应该在东2号缝中。据此完成7~8题。 7.山西秋分种麦时,此时日出最可能位于 A.东6号缝 B.东7号缝 C.东10号缝 D.东12号缝 8.相较于现今,4100年前的地球 A.温带区域范围更大 B.太阳直射区域范围更小 C.自转的角速度更慢 D.极夜极昼区的范围更大 城市货运发展水平是城市货运基础设施、服务供给能力及货运经济发展的综合体现。研究发现,甘青宁区域城市货运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化显著(图5)。据此完成9~10题。 9.甘青宁区域城市货运发展水平呈现出 ①区域货运网络有待健全 ②地区内货运发展水平较低 ③地区间城市货运发展不平衡 ④货运空间联系强度较大 A.①② B.(2):4) C.①③ D.③④ 10.缓解甘青宁区域城市货运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的关键是 A.加强地区间的货运协作 B.促进地区内基础设施建设 C.加强地区间资源的开发 D.提升地区内货运服务水平 14.该街区用地结构与功能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①政策引导 ②交通便利 ③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