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68468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5-11-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127253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课,中华,文明,起源,早期,国家
  • cover
(课件网) 石器时代: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有着决定性意义,依据人类制造工具的历程,考古学家一般将人类早期历史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代一般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阶段。一般认为这段时期在距今约250万年-约1万年前。 基本概念 分布特征 分布地区 集中在黄河和 长江流域 分布广泛,星罗棋布 分析我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新石器时代: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叫做新石器时代 ,年代距今约1万年前。 磨制石器 甘肃大地湾遗址 炭化粟 河姆渡遗址 炭化水稻 河姆渡遗址 猪纹陶钵 山东大汶口遗址 陶猪制品 河姆渡遗址 陶纺轮 思考:新石器时代生产生活有哪些进步?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苏秉琦提出“满天星斗说”,认为在距今6000年左右,从辽西到良渚,中华大地的文明火花如满天星斗一样璀璨,这些文化系统各有其根源,分别创造出灿烂的文化……诸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逐渐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圈”,又叫做“最初的中国”。 ———摘编自张清俐《探索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进程》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距今约170万年 距今约1万年 距今约5000年 约前2070年 约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771年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 木石为主,少量青铜时代 元谋人、北京人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炎黄部落联盟 万邦时代 夏 商 西周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夏商西周早期国家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华文明的产生 中华文明的发展 社会组织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分布广泛 多元一体 河南庙底沟花瓣纹彩陶盆 甘肃秦安大地湾花瓣纹彩陶盆 江苏省邳县大墩子出土的彩陶花瓣纹钵 山东大汶口出土的花瓣纹彩陶壶 氏族 部落 (部落联盟) 国家 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集体。氏族中无私有制,无阶级,其成员共同居住、共同劳动、共同消费,过着无剥削、无压迫的平等生活。 社会组织演进 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复原图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东北地区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红山文化 距今约6000~5000 仰韶文化 距今约7000~5000 大汶口文化 距今约6500~4500 河姆渡文化 距今约7000~5000 龙山文化 距今约5000~4000 良渚文化 距今约5000~4000 分布特征 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这里的文化能不能称为文明?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由两个以上的血缘相近的氏族组成。一部落通常有共同的活动区域、名称方言、宗教和习俗,有共同推举的和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社会组织演进 良渚古城宫殿区鸟瞰图 氏族 部落 (部落联盟) 国家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良渚古城(莫角山遗址群)被一个巨大的夯土城墙环绕(290万平方米,属于晚期) 遗址类型 出土器物 宫殿 大型玉琮,玉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 高等级居址 大量陶器、石器,生活用器物,种类丰富,数量多 一般居址 陶器和石器残片,器物种类少,数量少或者无器物 思考:依据上述材料,说说良渚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组织情况有何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良渚文化:碳化稻谷 良渚文化:石犁 龙山文化:蛋壳陶 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 思考:说明了什么? 生产力发展,生产技术进步,农业有了剩余。 二.从部落到国家 1、文明的产生 思考:说明了什么? 良渚文化墓葬 良渚文化墓葬 贫富分化,阶级产生 良渚文化祭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