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8分) 采撷第一缕晨曦,新征程开起;华灯初上的守候,温暖我心底;山河锦绣入画卷,春风拂大地;只争朝夕莫迟疑,奋斗最美丽。我愿全速奔向你,携手紧相依,万水千山都跨跃,追梦不停息;我愿全速奔向你,初心总如一,我们一起向未来,未来更可期。 (1)请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2分) 一起向未来,未来更可期。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采撷_____ 晨曦_____ (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4分)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为_____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都不合适。 B.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人人各得其所,各展其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C.在阳光明媚、秋风习习的时节,邀约几个好友,在美不胜收的龙湖公园散步聊天,那真是惬意无比啊! D.正如比赛前预料的那样, 七年级(1)班的长跑项目勇夺桂冠,这让班主任喜出望外。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是一件珍贵的妈妈从北京买来的礼物。 B.看到同志们的认真负责,使我很受教育。 C.全场的目光和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D.这部小说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三、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4. 古诗义默写。 (1)《庭中有奇树》中,主人公攀折花枝想赠给远方之人,却因路途遥远无法送达的诗句是“ , ”。 (2)曹操《龟虽寿》中,抒发老当益壮、锐意进取豪情的名句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 (3)刘桢《赠从弟(其二)》中,以“ , ”两句突出松柏在狂风中依然挺拔的坚韧品格。 (4)曹植《梁甫行》中的诗句“ , ” 描绘出边海百姓居住环境的荒凉与危险。 (5)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 , ” 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四、名著阅读(7分) 5. 下面是小语为《红星照耀中国》写的一段推荐语,请你完成以下题目。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纪实作品,它打破了西方世界对中国革命的刻板印象,让真实的“红色中国”走进世界视野。在书中,每一段文字都凝聚着作者对真相的探求与对理想的敬意:①_____是作者埃德加 斯诺深入延安红色根据地的核心记录,他面对面采访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人,用平实笔触还原他们“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初心———从毛泽东对童年经历的回忆,到周恩来投身革命的抉择,无不展现出共产党人扎根人民、不慕虚名的本色;②_____则聚焦红军战士的日常,从行军途中“背着铁锅行军”的乐观,到宿营时“在煤油灯下学习”的坚持,从“过草地时分享干粮”的互助,到“面对敌人时坚守阵地”的无畏,让读者读懂革命信仰如何支撑一群人穿越艰难险阻。《红星照耀中国》不仅是一部历史档案,更是一面映照理想与信仰的镜子,它_____,相信每一位读者都能在其中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赤子之心与对民族未来的执着追求! (1)根据《红星照耀中国》内容,补充①②两处对应的内容。(各2分,共4分) ①_____ ②_____ (2)以下哪一项不适宜填入横线处的是( )(3分) A.以客观纪实的视角,传递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与对人民的深厚情感。 B.语言华丽雕琢,大量使用夸张修辞与抒情化语句,刻意营造浪漫的革命氛围。 C.融入对中国革命现实的深度观察,既展现“住窑洞、吃小米”的艰苦,也凸显“为理想而战的光芒。 D.践行“真实、客观、公正”的写作原则,用具体事例(如红军长征片段、共产党人对话)引发读者思考。 五、综合性学习(9分)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我们每个人都应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