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68991

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14503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云南省,次月,答案,试题,历史,第二
    盐津县第二中学2025年秋季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2 3 4 5 6 7 89 10111213 141516 答案 B C D C D 1.B判断社会生产力是否出现“显著进步”,需考察是否出现了新的、主导性的生产方式。新石器时代最重大 的变革是人类从狩猎、采集的攫取型经济迈向农业、畜牧的生产型经济,粟粒黍粒稻粒等农作物遗存是“农业 革命”的确凿证据,故选B项。人工取火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掌握,排除A项;“哺乳动物遗骸”同时指向 狩猎和人工饲养,不能证明新石器时代的独有特性,排除C项: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尚未掌握青铜冶炼技术,排 除D项。 2.C《史记》记载启继位是益主动让贤,而《战国策》则描述启通过武力夺取政权,两者对同一事件的记载存在 明显矛盾。这说明单一史料可能受作者立场、时代背景等因素影响而带有主观性,因此历史研究必须综合多 种史料进行比对和考证,才能更接近历史真实,故C项正确。史料的可信度取决于其来源、性质及与其他史 料的印证情况,而非绝对由年代早晚决定,排除A项;文字史料虽有主观成分,但经过严谨考证仍具有重要 价值,排除B项;历史研究受限于史料缺失与解读差异,并非所有真相都能完全还原,排除D项。 3.D题干所述诸侯的朝觐义务是诸侯对周天子宗主地位的政治承认,而“命卿”制度则使周天子直接介入诸 侯国的高层政务,在一定程度上分割了诸侯的人事权,从而强化了国家对地方的控制,故选D项。这些规定 是维护周王室整体利益和宗法秩序的制度性安排,并非单纯贯彻天子个人的意志,排除A项;这些规定旨在 约束和防范诸侯的不轨意图,而非“助长”,选项表述与史实及题意完全相反,排除B项;“增强凝聚力”更多源 于宗法制、礼乐文化等软性纽带,而题干中体现的是强制性政治控制,排除C项。 4.A题干中老子提出的“大成若缺”“大盈若冲”等观点,强调事物表面现象与内在本质的对立统一,体现了矛 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故A项正确。B项“无为而治”是政治主张,C项“道法自然” 指宇宙运行遵循自然规律,D项“小国寡民”是社会理想,均与题干中矛盾转化的辩证观点无直接关联。 5.C秦朝修建的道路网促进了交通和物资流通,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为经济往来和文化传播提供了便 利,故选C项。秦朝筑路是在国家统一之后进行的,目的是巩固统一,而非促进从分裂走向统一,排除A项;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筑路不能被视作标志性事件,排除B项;风俗差异一直存在,不可能 被“消除”,排除D项。 6.D“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分别为西汉初年和东汉初年的治世,其共同的历史背景在于统治者都深刻反 思并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故选D项。“整顿吏治”和“清查垦田户口”是“光武中兴”的具体措施,并非“文 景之治”的突出特点,排除A、C两项;“与民休息”是两者共同推行的政策内容,而非推行该政策的历史背景, 排除B项。 7.A西域都护府设置后,西域地区社会风气由“侮老”变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这一变化体现了中原儒 家伦理观念对边疆习俗的教化与影响。西域都护府的设立加强了汉朝对西域的管理,也为中原文化传播提 供了制度保障,故A项正确。B项“封建化”与社会风气变化无直接关联:C项“地方建制加强”是背景而非原 因;D项“向风慕义”过于笼统,未具体说明文化影响的内涵;故B、C、D三项均可排除。 8.B材料反映了东晋建立后,琅邪王氏、颖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等世家大族长期垄断政治权力,形成典 型的门阀士族专权格局,故B项正确。这些家族均非宗室成员,排除A项;东晋为汉族政权,并非少数民族 政权学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