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地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5毫米黑色墨水签宇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约 3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3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日,到罗马(41.8N,12.5E)旅游的某学者在当地时间(东一区)21:50 收到学生在山东音岛(36'N,120)拍摄“石老人”日出景观后实时传来的照片(如下图所示,网络传输时间忽略不计)。该学者查阅资料后得知,“石老人”的主体岩石为坚硬致密的花岗岩。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符合该日山东青岛太阳视运动轨迹的是 2.“石老人”日出景观拍摄当日,相较山东青岛,罗马 ①昼长更短 ②昼长更长, ③正午太阳高度更小 ④正午太阳高度更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形成“石老人”景观的地质过程是 A.板块碰撞一岩层隆升一火山喷发 B.板块拉张一岩层断裂一断层抬升 C.流水沉积一地壳抬升一风化侵蚀 D.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风化侵蚀 尤卡坦半岛位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之间,地势整体南高北低,气候南北差异显著。下图示意尤卡坦半岛地理位置。据此完成 4~6题。 4.与工地气候类型一致的是 A.中南半岛 B.马来群岛 C.撒哈拉沙漠 D. 巴西高原 5.I、Ⅱ两地地带性植被的特征差异主要表现为 A.I地植被以高大乔木为主 B.I地植被层次复杂 C.Ⅱ地植被无明显季节变化 D.Ⅱ地植被结构简单 6.工地降水多的时期,下列地理现象最可能发生的是 A.上海春雨绵绵 B.澳大利亚北部草原葱郁 C.雅典热浪滚滚 D.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2021年7月18日2时,6号台风“烟花”在西北太平洋海面上生成,25 日 12 时30 分在浙江舟山普陀区登陆,对我国东部地区产生较大影响。下图分别示意台风“烟花”的移动路径和强度(气压、风速)演变。据此完成 7-8 题。 7.台风“烟花”势力最强盛的时段是 A. 18 日 20 时~19 日 08 时 B.21日 20 时~23 日 02时 C.25 日 14时一26 日02 时 D.29 日 08 时~30 日 14 时 8.台风“烟花”在台湾岛附近由西行转向北移动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海洋气温骤降 B.台湾岛山脉阻挡 C.人为气象干预 D.副热带高压影响 位于云南大理的苍山-洱海为典型的断块山-构造湖组合,苍山十八溪发源于苍山东坡,自西向东注入洱海,呈互相平行且短小流急的特征。下图示意苍山-洱海水源补给分布格局。据此完成 9~11题。 9.与苍山十八溪互相平行且短小流急关联性最大的是 A.人类活动 B.岩性差异 C.降水集中 D.地壳运动 10.洱海西岸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河水 B.降水 C.地下水 D.湖心湖水 11.相较中游,苍山东坡下游地下水补给占比减少,可能是因为下游 A.植被覆盖度低 B.地表蒸发量弱 C.降水截留较多 D.地形坡度较缓 南极洋流是指在南极洲周围的海洋中形成的洋流,这些洋流对全球气候和海洋生态系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右图示意南极洲周边海域洋流分布。据此完成12~13题。 12.与北半球同纬度成因相同的洋流相比较,①洋流的特点是 A.对高低纬度间热量交换的屏障作用强 B.环绕地球一周,流速较慢,流量较小 C.跨越纬度更广,跨越经度较小 D.海水温度更高,海水盐度更高 13.若德雷克海峡结冰面积扩大,受此影响势力会显著增强的洋流是 A.④ B.③ C.② D.① 下图示意我国华北地区某山谷植被分布。据此完成14~15 题 14.据图推测 M植被 A.喜强光 B. 耐低温 C. 耐贫瘠 D. 喜湿 15.相较 M植被,油松、落叶松对局地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减少地表径流 B.增加降水频率 C.降低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