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7062

14、春 教学设计 (4)

日期:2024-11-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137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学设计
  • cover
14、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拟人、比喻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感知能力,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圈点勾画的比较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理解作者通过细致生动的描绘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景象,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珍惜青春,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为理想而奋斗的品质。 2学时重点 1、学习本文抓住特征,生动地写景抒情的方法。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时难点 把握作家的思想感情脉络,领悟作品的深层意蕴。 4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情景导入———通过联想唤起学生对美的记忆。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四季的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创作了许多吟咏四季的佳作,今天我们就随着朱自清的笔触一起去领略春的迷人风采。 倾听,观看。 多媒体展示四季风景图。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春天时的美好感受,为课文教学做情感的铺垫,轻松自然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内容呈现———诵读之美。 朗读指导: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熟悉课文。细心体会,建立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内心视像。以情带声,随课文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每个小组朗读交流,指正读音,相互间合作讨论朗读情感的处理。 每组代表朗诵展示,配以音乐《秋日私语》。 设计意图: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读中感悟,读中促讲,都需要教师调动学生读文的积极性。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读,学生乐读,爱学。读法多样,读的兴趣浓厚。读是感悟的基础,读得流利,读得有情有趣,感悟才有可能深入自主学习。 三、整体感知———结构之美。 朱自清先生是以怎样的心情盼望春天的到来;然后又用怎样的彩笔描绘春天的美景;最后,他又满怀喜悦歌颂了春天。 根据提示(盼春———绘春———颂春),将本文分成三部分。 各小组讨论理清文章思路,把讨论内容写在白纸上。 小组合作是对概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还是合作创新的体现。 设计意图:典型的观点进行白板展示,转入全班讨论。 四、细处体味———品味之美。 课文整体把握:这一部分主要是学生自主探究开展。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第一小组负责课文1-3自然段;第二小组第4自然段;第三小组第5自然段;第四小组第6自然段;第五小组第7段;第六小组8-10自然段。) 提问:1.读完课文,大家说一下朱自清都写了春天的哪些景色? 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互相探讨总结,并把本小组的成果写在黑板上。 五分钟后。请各小组代表呈现本组答案。 2.作者又是怎样形容他们的呢?(这个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写在黑板上的指导分析。) 3.春草图 ⑴本文写小草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⑵“钻”字用的好,好在哪里? ⑶此图运用了哪种感官技巧写景? 4.春花图 ⑴作者从几个方面描绘出一幅五彩缤纷的春花图? 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花争春的特点? 5.春风图 ⑴“‘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此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⑵找出运用感官描写春风的句子,并说明写出了春风的哪些特点? 6.春雨图 ⑴作者从静景写到动景,从物写到人,由近及远,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春雨哪些特点? ⑵“斜织”“薄雾”这两个词好在哪里? 7.迎春图 ⑴由什么景物引出人迎春 ⑵颂扬了一种什么精神? 归纳:词语的准确生动和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为本文增添了语言色彩。如:“偷偷”、“钻”把小草人格化了的同时,又写出了小草顽强生命力。比喻、拟人的修辞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