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元素周期律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X Y Z A.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是一种强酸 B.Z可能是活泼的金属元素 C.Y的氢化物稳定性大于Z的氢化物稳定性 D.1molX的单质可以跟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为2mol 2.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X Y Z W 原子半径/10-12m 160 110 75 74 主要化合价/价 +2 +5、+3、-3 +5、+3、-3 -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W>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 C.原子序数:X>Y>W>Z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 3.下列事实能证明氯气的氧化性比硫强的是 A.常温下,氯气呈气态,而硫呈固态 B.氯气能溶于水而硫不能 C.氯气能将硫从氢硫酸中置换出来 D.跟金属或氢气化合时硫显-2价,而氯显-1价 4.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金属性强弱; B.热稳定性: C.酸性强弱: D.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 5.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C
HCl C.还原性:MgKOH 6.铅(Pb)与碳为同族元素。2021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朱祥坤研究员修订铅元素的标准相对原子质量为区间值,下列关于铅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A.的中子数为125 B.Pb原子核外最外层有6个电子 C.和互为同位素 D.金属性: 7.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位于不同主族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其中X的常见单质可用作粮食的保护气,X2W4中含有18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W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C.Y3X2中含非极性键 D.Z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 8.砹是原子序数较大的卤族元素,根据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砹与H2的化合能力比单质碘强 B.单质砹在常温下为白色固体 C.砹原子的最外层上有7个电子 D.单质砹易溶于水,难溶于四氯化碳 二、非选择题 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镁的元素符号 。 (2)表示两个氢原子 。 (3)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 (4)由氧和铝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10.锡()是人类较早发现并使用的金属,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锡属于主族元素,请描述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有同学认为,锡的金属性比硅强,你认为合理吗?请简述理由。 11.A、B、C、D、E是位于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已知:①氢化物的稳定性HmD>HmC;②Cm 、E(m 1)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③A与B在同一周期,在该周期所有主族元素中,A的原子半径最大,B的离子半径最小;④A与B质子数之和是D质子数的3倍。依据上述信息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HmDm的电子式为 ,含有 (填“离子键”、“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2)Cm 、E(m 1) 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 (均用离子符号表示),能证明其还原性强弱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比较两种氢化物的沸点:HmD HmC(填“>”或“<”),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4)用于判断C和D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_____。 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C.得电子数目的多少 D.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12.硝酸是中学常见的试剂,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 实验Ⅰ:探究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某小组选择硝酸、碳酸钙和硅酸钠溶液,证明N、C、S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1)B中试剂是 。 (2)写出A中离子方程式: 。 (3)C中可能的实验现象是 ,由此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4)有同学采用替代试剂的方法,利用上述装置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他选择的试剂是盐酸、亚硫酸钠粉末、品红溶液,他不能达到实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