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27453

23、清塘荷韵 教学设计 (5)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138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清塘,荷韵,教学设计
  • cover
23、清塘荷韵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作者情感变化,品味理解作者宝贵的生活体验和精神感悟。 2.品味和体会作者淳朴恬淡、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内涵的儒雅风格和语言特色。 2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八年级学生多数对散文有一定了解,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肤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鉴于此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作者情感变化,品味理解作者宝贵的生活体验和精神感悟。 (2)品味荷之韵,感受莲荷顽强的生命力,结合自我人生体验,获得人生的感悟,增强生活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 2.教学难点:品味荷之韵,感受莲荷顽强的生命力,结合自我人生体验,获得人生的感悟。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课堂导入 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一)读1-2自然段。 1.说说作者的“审美观点”是什么? 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最理想的是荷花。 2.作者为何对荷情有独钟,念念不忘? (1)作者的记忆中还留有荷花的碎影; (2)中国人没有不爱荷花的; (3)作者自身经历的影响。(作者介绍) 季羡林(1911-2009)山东临清县人。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5年留学德国,1946年回国后担任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北大副校长、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他精通12国语言,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季老研究佛学梵文造诣很高,他的研究与印度文化、佛教有着密切关系。佛教自西汉东移传入我国,作为佛教“净土”代表的荷花丰富了中国荷花文化的内涵。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莲花(即荷花)是释迦牟尼的宝座,它是不受轮回的污浊环境影响的“佛的本质”,荷花正像一个品行高洁的隐居者一样,正符合季老清静无为的追求。所以才会对荷花特别的情有独钟。 (二)读4-8自然段 1.找出文章描写作者“盼荷”的行动与心情以及荷花生长情况的语句,完成下表。 时间 “我”的行动 荷花的生长情况 “我”的心情变化 第一年 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 水面上没有出现什么东西 失望 第二年 翘盼 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 完全灰心 第三年 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 长出了五六片圆圆的绿叶, 但是却细弱单薄 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 虽微有希望 但仍令人灰心 第四年 荷叶茂盛生长 荷花接踵而至 心中狂喜 2.作者的情绪变化表现了什么? 流露了对荷花的极其喜爱之情。 3.作者写那漫长的等待、多年的期盼和失望有什么作用? 文章用相当多的笔墨尽情渲染和铺张荷花的生长过程,为接下来描写满塘的荷叶荷花积蓄了足够的力量。 4.再读6-8自然段,文章哪些语句在描写、叙述中表达了对荷的赞美之情? “真正的奇迹”、“一夜之间”、“惊人地快”、“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 5.哪些语句直接抒发了对荷的生命力的赞美? “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 6. 为什么周先生把朗润园的荷命名为季荷?季老为何觉得有趣又感激? 因为池中的荷正是季老的人生写照。 在寂寞的岁月里,在荒芜的湖面下,在阴暗的泥沼中,那莲子暗暗地积蓄着力量,将生命的嫩芽钻出了坚硬的外壳。这芽一旦破壳而出,便以一种惊人的力量展示着生命的顽强与美丽。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一些荷叶竟跃出了水面,亭亭田田“铺满了半个池塘”,放眼望去,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