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教案 【设计思路】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在2024年12月成功申遗,这对我们以及全世界都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所以本节课以此为主题展开教学。 首先以春节申遗成功的视频导入,引出议题“中国年何以生生不息”展开讲解。议题一:寻找中国年里的文化味道。通过春节视频来总结民族文化相关知识;议题二:“中国年”到“世界年”的文化意义。从各国庆祝春节以及春节申遗成功来讲解文化具有多样性。 【课标要求】 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明确文化交流和交融的途径和意义。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在实践中创造的中华文化。 科学精神:正确认识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理解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公共参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教学重点】民族文化、文化多样性 【教学难点】民族文化的作用、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2分钟) 【第二页】同学们,每年你最期待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学生回答),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对我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故事。2024年12月4日,中国春节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起来看视频了解(视频1分18秒) 【第三页】对全球华人来说,春节为什么如此重要?“春节”申遗成功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四】今天我们将学习第八课第一框《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一起探究中国年为何生生不息,到底有何重要意义。首先进入第一个议题。 议题一:寻找中国年里的文化味道 【第六页】春节申遗后面有一个副标题,叫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为什么用这个副标题再去定义春节,实践又代表什么含义? 【第七页】一起来看视频总结我们是如何庆祝春节的。 议学情境:【庆祝春节视频2分24秒】春节是中华民族第一大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各族儿女集体创造了一整套极其密集和丰富的春节文化。春节不断维系和强化着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情感纽带,对中华文明的绵延赓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议学问题: 春节有哪些习俗?为什么提到春节就会想到中国? 答案:习俗:贴春联、年夜饭、贴年画、拜年; 因为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独特节日,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春节中蕴含着什么思想? 答案: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这是春节蕴含的价值观理念。 3.春节在民族发展中发挥什么作用? 答案:不断维系和强化着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情感纽带,对中华文明的绵延赓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不管多远我们都会在春节合家团聚。 师:春节是我们最重要的民族节日,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一起总结民族文化相关知识。 知识点:文化具有民族性 【第十四页】春节蕴含了丰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内涵最深厚、影响最广泛的传统节日。申遗成功后,春节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进入第二个议题。 议题二:“中国年”到“世界年”的文化意义 【第十六页】春节的影响力正日益走向世界,我们一起来读材料总结。 议学情境: 2001年以来,“欢乐春节”活动每年都会在海外举办。申遗成功后,春节在国际上有了更高的关注度。今年春节,“欢乐春节”活动在全球100多个国家举办了500多场大型活动,直接参与超过4300万人次,线上覆盖近2亿人次。现在,这个活动不仅是助力民心相通、增进人文交流的桥梁,也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世界人民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春节的影响力早已超越国界,成为世界普遍接受、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 议学问题: 1.春节为什么能成为共庆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