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课 《灯光》随堂检测2025-2026学年 六年级上册 统编版 (五四学制)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学号:_____ 分数:_____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一、基础积累 (共40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每空1分,共8分) (1)这一切,发生得这样突然,又结束得这样快速。我yóu zhōng( )地感到,这位只有一面之缘的战友,是那么可爱,那么可敬。 (2)据说,这是当时的Gòng chǎn dǎng( )员、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命令修建的。 (3)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宏伟建筑,令人心头光明而又温暖。 (4)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chōng jǐng( )着未来的幸福生活。 (5)半个小时以后,我刚回到团指挥所,战斗就打响了。随着zhèn ěr yù lóng( )的爆炸声,围墙被炸开了一个缺口。 (6)后续部队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连失去了联系。战士们在这黑 qū qū( )的深夜里,陷入了困境。 2. 解释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每题2分,共10分) (1)豫皖苏:_____ (2)围歼战:_____ (3)憧憬:_____ (4)千钧一发:_____ (5)璀璨:_____ 3. 补充句子,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共10分) (1)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_____!” (2)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_____地读书。 (3)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_____。 4.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2分,共8分) (1)课文《灯光》采用倒叙的写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了过去的故事。 ( ) (2)郝副营长在战斗中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照明,看清前进的道路。 ( ) (3)“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贯穿全文,是文章的行文线索。 ( ) (4)课文以“灯光”为题,既指现实中的灯光,也象征着幸福、和平的生活和革命先烈们的献身精神。 ( ) 5.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4分) 原句: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宏伟建筑,令人心头光明而又温暖。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我”_____的心情。 (2)请仿写一个句子,用灯光来烘托一种“宁静”的氛围。 _____ 二、课文理解 (共30分)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每空2分,共12分) (1)课文开头,“我”由_____广场的_____灯光,回忆起一段往事。 (2)故事发生在_____战争时期,围绕一次_____战展开。 (3)战斗前,郝副营长正借着火柴的微光看一本破旧的书,书中的插图是一个孩子在_____下读书,这让他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了_____。 (4)为了帮助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照亮了前进的道路,自己却_____。 2. 课内片段阅读。 (共18分)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这一仗,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战斗结束后,我们把郝副营长埋在茂密的沙柳丛里。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片段的主要内容。(4分) _____ _____ (2)文中加点的“千钧一发的时刻”指的是怎样的时刻?(4分) _____ _____ (3)请结合上下文,分析郝副营长这一举动的伟大之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