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75030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7934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江西省,期末,答案,试题,语文,考试
  • cover
( 学校 _____ 班级 _____ 姓名 _____ 座位号 _____ ……………………………………………装………………………………………………………订…………………………………线……………………………… ) 兴国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本卷共五大题,25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0分) 班级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请阅读小语同学在活动中的发言稿,完成1~4题。 阅读,是视野的远行。翻开书本,我们在医者仁心的白求恩身上,学习精益求精的精神;在沙利文老师的 ② 中,感悟独特的教育智慧;在大雁们冲破3月暖流的雾霭归来里,体会生灵的联合观念……阅读就像行船,它载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áo ① 游。读书,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和修养。同学们,读书吧!与书籍为友,与经典同行,与名家对话,让书香飘逸! 1.(1分)文中加点字“霭”的读音正确的是( ) A.ǎi B.hē C. kě D.hè 2.(1分)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 A.翱 B.熬 C. 遨 D.敖 3.(2分)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 A.谆谆教导 B.循循善诱 C.骇人听闻 D.任劳任怨 4.(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读书,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修养。 B.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增长我们的修养。 C.读书,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改变我们的修养。 D.读书,可以改变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修养。 5.(2分)小语同学在梳理读书笔记时,对以下说法存疑,请你找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 A.“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句中的“花苞”“娇媚”都是名词。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C.“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中“自然”的语境义为“理所当然”。 D.《荷叶母亲》篇幅短小,情感细腻,语言清新雅致,蕴含着深深的哲思。 6.(2分)下面是读书交流会上同学们的发言,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A.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你们大胆问,我一定不吝赐教。 B.作为这次活动的发起者,各位如果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我定会鼎力相助。 C.刚才张老师对小文的看法算是抛砖引玉,请大家继续发表意见。 D.对于这本书,我有几点拙见,提出来请大家交流。 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0 分) (一)在“古诗文里话赣州”活动中,小文同学分享了苏轼的《郁孤台》,请你完成第7-8题。(4 分) 郁孤台① 北宋·苏轼 八境见图画,郁孤如旧游。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日丽崆峒②晓,风酣章贡秋。丹青③未变叶,鳞甲欲生洲④。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烟云侵岭路,草木半炎州。故国千峰外,高台十日留。他年三宿处,准拟系归舟。 【注释】①这首诗是苏轼降职被贬,途经赣州登上郁孤台,俯瞰赣州秋景时所作。②崆峒:崆峒山,主峰“宝盖峰”是宋代赣州八景之一。③丹青:亦称华盖树,此处有成片树林之意。④此句意思是暴涨的秋水,如千万鱼龙起舞,好像要涌上沙洲。 7.(2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八境见图画,郁孤如旧游”,诗人多次登上郁孤台,感觉眼前的景物十分熟悉,内心产生了一种自然而生的亲切感。 B.“岚气昏城树,滩声入市楼”,画面丰富,诗人运用具体生动的意象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给读者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C.“故国千里外,高台十日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隐约透露出一丝复杂的内心世界。 D.“他年三宿处,准拟系归舟”,“三”有多次之意。表达了对郁孤台美景的留恋。 8.(2分)“丹青未变叶,鳞甲欲生洲”,诗人在这里借景抒怀,请说说这句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