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 1.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家用燃料,天然气运输车上应张贴的标志是( ) A. 易燃气体 B. 易燃固体 C. 腐蚀性物质 D. 毒性物质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煤油作为温度计的测温材料 B. 木炭用作燃料 C. 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D. 干冰用作制冷剂 3.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液态空气中含有氧分子 B. N2的化学性质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C. 空气中的O2主要来自光合作用 D.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属于混合物 4.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 水变成水蒸———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B. 热水能使压瘪的乒乓球复原———球内分子数目增多 C. 电解水实验生成氢气和氧———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D. 氧气能支持燃烧,氮气不能支持燃烧———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5.氮化镓(GaN)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氮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中镓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氮属于金属元素 B. 氮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 一个镓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1 D.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6.青蒿琥酯(C19H28O8)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疟疾的药物。下列有关青蒿琥酯说法正确的是( ) A. C19H28O8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16 B. C19H28O8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8:8 C. 1个青蒿琥酯分子由19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8个氧原子构成 D. C19H28O8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7.关于铜与氧气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锥形瓶内的铜粉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变为黑色 B. 橡胶塞和小气球的作用是形成封闭的反应体系 C. 锥形瓶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 D. 锥形瓶内铜粉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参加反应的铜粉的质量大 8.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用途 性质 A 二氧化碳用于生产碳酸饮料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臭的气体 B 一氧化碳可用冶炼铜 一氧化碳能使氧化铜还原为铜 C 石墨可作为高铁列车的受电弓滑板 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D 稀有气体可制作霓虹灯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A. A B. B C. C D. D 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成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中的CO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炭层 B 除去碳粉中的CuO粉末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C 鉴别N2和CO2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是否熄灭 D 鉴别H2O2溶液和水 分别加入MnO2,观察有无气泡 A. A B. B C. C D. D 10.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该催化剂作用下,CO2可以转化为汽油。其中发生的一步化学反应的物质种类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的产物均为无毒物质 B.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 参加反应的与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 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数目均保持不变 11.在劳动中感悟化学原理。下列家务劳动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 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知识 A 泡茶时,茶壶中的滤网将茶水与茶叶分离 滤网具有吸附作用 B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倒入大量冷蔬菜 降低油的着火点 C 在厨灶上方安装天然气报警器 天然气易燃且密度大于空气 D 用煤炉时,用扇子往炉中扇风 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 A. A B. B C. C D. D 12.已知: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a和c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B. 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C. 通过该实验,推测白磷在实验室里应保存在冷水中 D. 管口的气球起缓冲作用,同时防止生成物进入空气,使该实验绿色化 13.关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