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427538

13、五柳先生传 教学设计 (2)

日期:2024-06-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206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五柳,先生,教学设计
  • cover
13、五柳先生传 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五柳先生传》是冀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美的文言作品,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小传。文章篇幅精短,仅208字,就从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 不慕荣利”“守志安贫”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查阅工具书和利用课下注释疏通建议文言文的能力,但对于文章平淡真淳的艺术境地,作者卓尔不群的人生追求,还需要正确的引导,方能领悟。 在九年级,学生已学习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对作者的生平事迹,作品风格都有所了解。在八年级下册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菊花与陶渊明更是融为一体,成为隐士君子的象征。这些知识将有利于学生将自己的经验背景与文本相结合,从而获得自己的感悟与理解。 3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七--九年级学生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鉴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和所教九年级学生具体学情,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积累优美的文言词句,疏通文意,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2.在品读中了解人物志趣、性格,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特点,并通过分析人物的精神风貌,学习他精神、性格的进步方面; 3.理解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教会学生辩证认识事物的能力; 4.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尝试用文言文写一篇自传。 4重点难点 重点:1. 反复诵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2.了解陶渊明的志趣性格,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特点。 难点:品鉴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的品格和情趣,培养高洁的志趣。 5教学设想 导入新课诵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品鉴高趣赏析态度,品味五柳风致; 由人推己各抒己见,领略先生丰采; 知人论世以今鉴古,感受魏晋风度。 6台阶搭设 为实现教学目标,搭建了四个台阶。 台阶一 落点:三读,疏通文意 方法与措施: 1.初读正音。 2.再读读准。 3.三读明意。 4.译文通意。 台阶二 落点:品读,探究文理 方法与措施: 1.按课文内容,填写表格。 2.小组交流、讨论、争辩。 3.初步理解陶渊明高洁志趣。 4.构建知识网络。 台阶三 落点:赏鉴,加深理解 方法与措施: 1. 用一句话评价作者。 2.结合现实,客观辩证分析问题。 3.展示成果,加深理解。 台阶四 落点:延读,写个人小传 方法与措施: 1. 仿写自传,例文展示。 2. 学生练笔,成果展示。 3.师生点评。 7教学过程 7.1 第一学时 7.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语言导入 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语文课堂,首先我要告诉大家:再烦,也别忘记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请大家猜一猜,老师会讲哪一课呢?指名回答。大家猜得对不对呢?让我们拭目以待。(此环节简洁导入,快速入题) 活动2【活动】三读,疏通文意 1.播放朗诵视频,请你边听边思考以下两个问题。(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和热情。) ①你能说出课文题目吗?②说说听出了哪些内容 指名回答。 2.文体知识: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字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走进作者: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其诗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