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J”形曲线变式分析 1.种群数量变化模型 2.模型分析 (1)a段———λ>1且恒定,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2)b段———λ尽管下降,但仍大于1,此段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则种群数量一直增长。 (3)c段———λ=1,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 (4)d段———λ<1,种群数量逐年下降。 (5)e段———尽管λ呈上升趋势,但仍未达到1,故种群数量逐年下降。 1.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图(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图中可知,O~d田鼠种群数量出现了周期性波动 B.田鼠种群数量在a~d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一直在下降 C.该田鼠种群增长为“J”形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 D.由图可知,a、b两点时对应的种群自然增长率相等 2.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4年调查期间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第1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率不一定相等 B.第2年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 C.第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 D.这4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 二、种群逻辑斯谛增长有关的3种曲线 3.如图分别表示自然界某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和种群增长速率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种群增长速率为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的改变量。 A.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点对应种群数量 B.当种群增长速率对应图乙中的G点时,该种群数量不再增加 C.根据“J”形增长数学模型可知,种群呈“J”形增长时其增长速率不能用乙图表示 D.图甲中C点种群增长速率对应图乙中的F点,AC段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受环境阻力的影响 4.(2024·台州期末)种群增长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种群增长速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量。调查某种群一段时间内某些特征的变化,得到如图甲、乙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理想条件下,增长型种群的增长率可以用曲线甲表示 B.若曲线甲表示增长速率,当其为0时,该种群可能达到K值 C.若曲线甲表示出生率,乙为死亡率,则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D.若曲线甲表示“S”形曲线的增长率,则第6年时增长速率可能小于0 三、种群数量变动中的两类比值类问题 提醒:(K-N)/K中,K代表环境容纳量,N为种群数量,(K-N)/K表示可供利用的剩余空间和资源。在“S”形增长中,当(K-N)/K=1/2时,N=K/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5.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图所示(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时刻的种群数量相等 B.c时刻种群数量达到最小值 C.b~c时间段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 D.a、b时刻的年龄结构都是增长型 6.(2024·浙江高二联考)如图中A、B为某群落中的两个动物种群,曲线表示δ(δ=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5时刻A、B的种群密度相同 B.O→t5,B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 C.t3→t5,B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 D.t3→t5,A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 1.(2023·浙江6月选考5题)东亚飞蝗是我国历史上发生大规模蝗灾的主要元凶,在土壤含水率<15%的情况下,85%以上的受精卵可以孵化,一旦食物(植物幼嫩的茎、叶)等条件得到满足,很容易发生大爆发。下列因素中,对东亚飞蝗的繁衍、扩散起阻碍作用的是( ) A.充沛的降水 B.肥沃的土壤 C.连片的麦田 D.仅取食种子的鸟类 2.(2023·浙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