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质量检测(一) 种群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24·浙江诸暨中学校联考)亚洲象是一种比大熊猫还珍稀的动物,其数量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下降了近90%,截至2022年3月,我国亚洲象数量已由1985年的180头增至300头左右,在对这些亚洲象进行统计后可反映种群的某些特征。下列种群特征中,不能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是( ) A.种群密度 B.迁出率 C.年龄结构 D.性别比例 2.动物学家考察某个牧区后,认为当地的鹿群处于增长高峰期,今后还能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是( ) A.种群的数量和密度 B.种群的年龄结构 C.死亡率 D.出生率 3.2020年6月5日,中华穿山甲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一级。下列关于某地中华穿山甲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种群密度 B.连续多年跟踪调查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可得出自然增长率 C.若保护措施有力到位,则该种群的数量将维持指数增长趋势 D.个体新生和死亡对该种群保持种群繁衍有积极意义 4.下列关于种群特征和增长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不是决定生物有益或有害的依据 B.环境容纳量是指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C.所有生物的种群都可分为三个年龄组,即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 D.指数增长方式的特点之一是单位时间内都按种群的一定百分数或倍数增长 5.研究人员对某地布氏田鼠在5月到10月间的种群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性别 雌性 雄性 幼年组 24% 22% 亚成年组 12% 21% 成年组 14% 6% 老年组 0.5% 0.5% A.可采用标志重捕法对布氏田鼠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进行调查 B.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确定调查期间老年布氏田鼠最难捕获 C.根据调查结果推测雄性成年布氏田鼠的生存能力可能不如雌性成年布氏田鼠 D.依据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可预测该种群的种群密度有增长趋势 6.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随机取样方n个,每个样方内所调查生物的种群密度为X1、X2…Xn,则该生物的种群密度为(X1+X2+…+Xn)/n B.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可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C.计数时样方内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 D.采用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得到的种群密度都是种群密度的真实值 7.如图表示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样方法,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取样时要在被调查对象数量适中的区域进行 B.图示样方中应该有5个个体纳入统计数据 C.该方法也适用于一些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 D.多次取样就可获得某一种群的实际种群密度 8.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如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结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8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 D.10月到12月可能没有衰老个体死亡 9.生态学上把一个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称为K值,种群延续的最低起始数量称为M值。科学家研究了某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为该种群的瞬时增长量随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当种群数量大于K值时,种群数量下降,小于K值时,种群数量上升 B.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激烈的种内竞争会使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C.当种群数量小于M值时,种群数量下降,大于M值时,种群数量上升 D.若该种群的起始数量分别是400、800,则理论上种群的最终数量均为600 10.下列关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