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76582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段质量抽检(一)语文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5-11-0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1068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内蒙古自治区,试题,语文,抽检,质量,段质量
  • cover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 三年级语文阶段抽样检测(一) 一、请将下面的诗句抄写在田字格内,要求横平竖直,卷面整洁,笔画舒展,加上标点。(3分)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二、积累与运用(共51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zhāo yǐn shī rùn mínɡ lǎnɡ xiānɡ tián ɡuī zé yóu piào cū zhuànɡ tú àn 2.选择题。(7分) (1)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昂头(áng) 钥匙(yuè) 结白 B.抖动(dòu) 挑水(tiǎo) 炎热 C.橘子(jú) 诵读(sònɡ) 凌乱 D.歌韵(yún) 摇晃(huànɡ) 凉爽 (2)下面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走过荒野 洁白的墙壁 B.扬起双臂 敬爱的老师 C.拍着风笛 古老的铜钟 D. 朗读课文 湿润的东风 (3)“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是( )。 A.拟声词 B.比喻词 C.动作词 (4)新学期开始了,华华想加入舞蹈社团。根据以下社团的名称,她应该选择( )。 A.水墨飘香 B.弈秋棋社 C.舞动天地 D.鲲鹏航模 (5)今年十一假期,典典过得很有意义。从北京旅游回来后,他在日记中记录了十一假期中的见闻,他最可能用到的词语是( )。 A. 炎热 骄阳似火 绿树成荫 B. 严寒 冰天雪地 大雪纷飞 C. 暖和 春回大地 桃红柳绿 D. 凉爽 层林尽染 果实累累 (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懂就要问》中,孙中山认为“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值得学习。 B. 《秋天的雨》一文中,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青蛙开始加紧挖洞。 C.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描写了秋天雨后道路上的美景,表现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D. 《听听,秋的声音》通过描写各种秋的声音,展现了一幅美丽而忙碌的秋景图。 (7)下列句子朗读指导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朗读时,重读“真的”,可以表现出孩子天真、确信的语气。) B.“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朗读时,“勾住”可以读得轻一些、慢一些,表现出香味诱人、流连忘返的感觉。) C.“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朗读时,“叮咛”要读得响亮而急促,这样才能体现大雁的匆忙。) D.“树叶飘落,像一只只蝴蝶飞舞。”(朗读时,语调可以轻快、优美一些,展现出落叶的轻盈与美丽。) 3.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下面的练习(填序号)。(8分) ①张牙( )( ) ②面( )耳( ) ③提( )吊( ) ④摇( )晃( ) ⑤( )干( )燥 ⑥( )疾( )快 (1)他们为了一件小事争辩得( )。 (2)弟弟正在( )地高声念书。 4.选词填空。(5分) 飘扬 飘洒 (1)五星红旗在空中迎风( )。 (2)雪花纷纷扬扬地( )下来。 安静 平静 宁静 (3)看到李老师表情严肃地走进教室,同学们立刻( )了下来。 (4)这是一座( )的村庄,与世无争,可谓是一个世外桃源。 (5)面对指责,他说话的声音仍然很( )。 5.技能展示台。(5分) (1) 查字典:“假”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在“假期”中它读( ),在“真假”中它读( )。 (2) 理解词语:理解“口干舌燥”这个词语,我不需要查字典,可以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想起 (情景),就知道它表示口和舌头都很干燥的意思。 6.按所学内容填空 。(10分) (1)《花的学校》通过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花儿们在雨中 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 的向往。(2分) (2)《秋天的雨》一文中,秋天的雨把 给了银杏树,把 给了枫树, 给了田野。(3分) (3)“ ,歌声振林樾。”本诗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天真快乐的画面。 (2分) (4)《夜书所见》中“ ,夜深篱落一灯明”两句诗写出了小孩在逗引蟋蟀的场景。(1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