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77028

【新情境新趋势】苏教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质量监测考试卷(1-10课)(A3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0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4223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期中,A3,1-10课,考试卷,监测,质量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2017版)苏教版六年级上期中质量监测考试卷(1-10课)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神奇的物质变化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又是变化的。有的变化能看到原来的模样,有的变化面目全非,有的变来变去又变回原型……物质的变化就像魔术一样,令人着迷。 1.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 )内。(每题2分,共12分) (1)下图是探究蜡烛燃烧是否有新物质产生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实验中蜡烛先变为水,然后再燃烧 B. 乙实验一段时间后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C. 丙实验中玻璃片上会产生黑色固体物质 (2)鉴别蜡烛燃烧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我们采取的方法是( )。 A. 在蜡烛燃烧后的集气瓶中滴入澄清的石灰水,轻轻振荡、观察 B. 用闻的方法,闻一闻蜡烛燃烧的气味 C.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轻轻振荡、观察 (3)白糖加热到一定温度就会变成焦糖,下列物体发生的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 A. 萝卜切成萝卜块 B. 纸剪成碎片 C. 纸烧成灰 (4)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下列措施不当的是( )。 A. 汽车表面喷漆 B. 用洗涤剂把自行车链条上的油膜洗净 C. 菜刀使用后洗净、擦干 (5)下列是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且用来解决铁锈问题的选项是( )。 A. 碳酸饮料倒入锈铁锅中可以祛除铁锅内部的锈迹 B. 用钢丝球可以祛除铁锅内的锈迹 C. 用砂纸可以祛除铁锅内的锈迹 (6)为了寻找更多的证据来证明铁片和铁锈是不同的物质,某小组开展了如图这个小实验(分别将它们接入电路),这个实验是从铁片和铁锈的哪个性能进行比较?( ) A. 导热性 B. 导电性 C. 磁性 2.判断题:下面的表述正确的在( )内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6分) (1)除了苹果以外,其他果蔬切开一段时间后不会变色。( ) (2)在相同条件下,盐水比清水会加快铁钉生锈的速度。( ) (3)面粉做成了熟面包,产生了新物质。( ) (4)铜、铝等金属在空气中不会生锈。( ) (5)猪肝含有丰富的铁,铁是人体制造血红蛋白的原料。( ) (6)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比空气重。( ) 3. 军军为了更好地研究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设计了如图实验。(共6分) (1) 实验中最容易生锈的铁钉是( )。 A. 甲 B. 乙 C. 丙 (2) 比较甲和乙,证明缺少( ),铁钉不易生锈。 A. 空气 B. 水 (3) 比较甲和丙,证明缺少( ),铁钉不易生锈。 A. 空气 B. 水 4. 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各题。(共8分) (1) 如图 1,把切碎的蜡块放在容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过一段时间后,蜡块会逐渐 _____ 。 (2) 如图 2,点燃蜡烛,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壁上有小水珠出现,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 _____ 。 (3) 如图 3,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 _____ ,说明蜡烛燃烧有 _____ 生成。 (4) 如图 4,再将一只白瓷杯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杯,发现它的底部 _____ ,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 _____ 。 (5) 根据以上实验及现象可知,蜡烛受热熔化过程中仅仅是状态发生了变化, _____ 新物质产生;蜡烛燃 烧时 _____ 新物质产生。(填 “有” 或 “没有”) 有趣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科研人员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关于遗传和变异,相信你一定学到很多有趣的知识。 5. 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 )内。(每题2分,共16分) (1)小明和爸爸都有酒窝,妈妈没有酒窝,这说明( )。 A.酒窝是不可遗传特征 B.小明的酒窝遗传自爸爸 C.遗传现象只在父子间存在 (2)下列哪种情况最可能产生可遗传变异( )。 A.给玉米施肥导致产量提高 B.用射线照射种子后,种子长出的植物叶片形状改变 C.给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