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77798

17.3 电阻的测量 分层练习(学生版+答案版)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

日期:2025-11-0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5262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7.3,九年级,2024,人教,学年,2025-2026
    17.3 电阻的测量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1.(教材实验改编)小杨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定值电阻R的阻值。 1题答图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且导线不能交叉) (2)实验开始前,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到最大阻值处。 (3)小杨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R短路(选填“R短路”或“R断路”)。 (4)排除故障后的某次实验中,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 V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5Ω。 (5)小杨同学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进行了多次定值电阻R的测量,目的是A。 A.减小误差   B.寻找实验的普遍规律 测量小灯泡的阻值   2.(教材“想想做做”改编)在测量正常发光时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图甲是小明设计的电路。 2题答图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电路连接完整,要求:选择合适的电压表量程,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电流表示数变小。 (2)正确连接图甲所示电路后闭合开关,小灯泡不亮,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很小,接下来应C(填字母)。 A.更换小灯泡 B.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C.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3)小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再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次降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测量的数据记录如下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0.18A,则此时小灯泡的电阻约为8.3Ω(结果保留1位小数)。 实验次序 1 2 3 4 5 发光情况 明亮 较亮 较暗 暗 不发光 电压U/V 2.5 2.0 1.5 1.0 0.5 电流I/A 0.22 0.20 0.14 0.12 电阻R/Ω 11.4 10.0 7.1 4.2 (4)由表中数据可知,小灯泡的亮度不同时灯丝电阻不相等。你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3.小刘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已知Rx为待测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为5 V,滑动变阻器R标有“30 Ω 1.5 A”字样。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得到下表实验数据,关于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3题图 序号 1 2 3 4 U/V 1.0 2.0 3.0 4.0 I/A 0.11 0.20 0.29 0.40 A.图中的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 B.实验表格中的所有实验数据均是本实验中真实测得的 C.序号2实验中,待测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之比为2∶3 D.多次测量实验数据的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 4.(多选)(济南中考)在“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的实验中,关于四名同学遇到的一些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A.小刚连接完电路的最后一根导线小灯泡就亮了,是因为他连接电路时开关是闭合的 B.小强连接完电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可能是因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了最大 C.小梅要判断小灯泡是否正常发光,应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同时仔细观察小灯泡亮度 D.小丽发现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测得的电阻值均不相同,有可能是由测量误差导致的 5.“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丹丹分别选用定值电阻和小灯泡为测量对象,处理实验数据时,分别画出了对应的I-U的图像,如图所示。对于图像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5题图 A.图甲是定值电阻的I-U图像,图乙是小灯泡的I-U图像 B.由图像可知,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由图乙及实验现象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灯丝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应该用多次测量的方法,计算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6.如图甲所示,在“伏安法测小灯泡阻值”的实验中,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闭合开关后,要使小灯泡的亮度增加,应将滑片向左端移动。考虑温度对灯泡阻值的影响,图乙中能正确反映通过灯泡的电流和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