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78746

2.1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作业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科粤版(2024)

日期:2025-11-05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1244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科粤版,化学,上册,九年级,学年,-2025-2026
  • cover
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2.1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 作业练习 基础过关: 1.下列关于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分析中,错误的是(  ) A.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待大量白烟沉降和温度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 B.水倒流进燃烧装置中是装置内外的压强差导致的 C.该实验说明空气中的氮气不与红磷发生反应 D.实验中红磷的量不会影响测定结果 2.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含量的是( ) A. 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 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 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处 D. 水槽中液面下降 能力提升: 3.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测定出空气中O2约占按体积计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中瓶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0mL B.可加热铁丝引燃铜匙中的白磷 C.白磷的作用是消耗②中瓶内的O2 D.最终注射器活塞移至约40mL刻度处 拓展延伸: 4. 按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气球的作用是_____,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若装置的玻璃管中空气体积为 ,反应前注射器活塞位于刻度处,反应完毕后,注射器活塞位于刻度处反应前后气球都是瘪的,则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 5.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中,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1)图1中红磷燃烧的过程是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燃烧结束,等到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 ,由此得出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 (3)图2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集气瓶内气体膨胀,气压增大 ,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集气瓶内气压减小 ,DE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打开止水夹后,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使集气瓶内气压增大 。 (4)该实验中红磷需足量,目的是将集气瓶内氧气完全消耗 ;如果实验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有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未等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答一点即可) (5)图1中实验装置始终密闭,优点是实验过程无污染 、实验结果无误差 。 综合实践:调查距离自己家较近的空气质量检测站,写一份介绍空气质量检测站的小调查报告。 参考答案:1.D;2.C;3.D;4.缓冲气压;红色粉末逐渐变黑;20% 5.(1)磷+氧——— 五氧化二磷 (2)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五分之一 (3) 红磷燃烧放热导致瓶内气压增大;红磷燃烧氧气,使集气瓶内气压减小;打开止水夹后,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使集气瓶内气压增大 (4)将集气瓶内氧气完全消耗;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未等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5)实验过程无污染、实验结果无误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