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要一中、二中教育共同体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 中学业水平联合监测九年级语文科试题 (本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 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考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 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 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 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运用(30分) 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 (3)南仁东二十二年的砥砺前行,让中国“天眼”望穿苍穹,描绘宇宙。他的精神 正如李商隐的《无题》中所说“ (4) 吞长江, 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5)远远围墙, ,流水桥旁。(秦观《行香子》) (6)赠言是给别人留下的美好祝愿或真诚的希望,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演讲时 说,俄罗斯有句谚语:“大船必能远航。”中国亦有诗云:“ (《行路难》(其一))他相信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俄关系一定能继续 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经常用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 的赠言是 2.在古诗词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双关的修辞手法, 如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和 下面的知识卡片,说说这两句诗是如何运用双关手法来抒情的。(2分) 知识卡片 双关,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字、词的谐音,或多又性, 有意使语句产生另外一种意思的修辞手法。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 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作 者在诗中利用“晴”与“情”同音构成双关,寓意男女之间绵绵的情意。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 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传递一份旷达。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我们的基因里,绝不是附庸风雅, jiǎoruzàozuò。阅读经典文本是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rúyǎng的过程,中 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也是在阅读中绵延不绝。新时代的青年,应阅读经典,选择 经典,通过在品读经典中感悟真理的力量,在书香滋润下汲取闪光的智慧,在 博览群书时提升自身的境界,奋力凝聚起中国青年一代的浩然 、担当勇 气、睿智灵气、蓬勃、昂扬一、阳刚一。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1)jiǎor6uzàozuò( (2)rúyǎng(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A.正气锐气朝气骨气 B.正气朝气锐气骨气 C.骨气朝气锐气正气 D.骨气锐气朝气正气 5.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新时代的青年,应阅读经典,选择经典,在品读经典中感悟真理的力量。 B.新时代的青年,通过阅读经典,选择经典,在品读经典中感悟真理的力 量。 C.新时代的青年,通过选择经典,阅读经典,应在品读经典中感悟真理的 力量。 D.新时代的青年,应选择经典,阅读经典,在品读经典中感悟真理的力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4分) 材料一 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于2023年9月23日晚在杭州奥体中心主体育 馆举行。本次开幕式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寓意着新时代的中国正与亚洲、世 界交融激荡,像浪潮一样鼻涌向前。开幕式共分为“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