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81547

【新教材核心素养】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课件(共31张PPT)+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225222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PPT,31张,教学课件,乘法的初步认识,1课时,单元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数学学科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版本 数学·西师大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年 级 二年级 学 期 上学期 单 元 二 表内乘法 课 题 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经历乘法是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简便形式的探究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练习和区别。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2.素养能力:能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在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2.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设计意图】《数青蛙》儿歌节奏明快、歌词富有童趣,能瞬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儿歌中青蛙的嘴、眼睛、腿的数量变化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如一只青蛙两只眼睛,两只青蛙四只眼睛,三只青蛙六只眼睛……通过数青蛙的眼睛、腿的数量,学生能直观地发现其中存在的数量关系,进而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如2+2=4(两只青蛙眼睛数量),2+2+2=6(三只青蛙眼睛数量) ,初步感受相同加数连加的情况,为引入乘法概念做好铺垫。 课件播放视频儿歌《数青蛙》 教师:那5只、6只、7只、8只等等,如果是很多只青蛙,你知道它们都有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吗?开启我们的探索之旅吧! 2.导入新课: 教师:学校的阶梯教室里新摆了一些鲜花,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情境图。 二、探究新知 学习任务一: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特征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发现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通过数、圈、说的过程发现里面蕴含着丰富的“相同加数”的因素,为引入乘法做准备。 教学例1 红花有多少盆?怎么计算?黄花有多少盆? 1.分析题意: (1)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数一数,圈一圈。 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汇报交流。 预设1:横着看,红花每排有3盆,有4排;黄花每排有4盆,有4排。 预设2:竖着看,红花每列有4盆,有3列;黄花每列有4盆,有4列。 教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1:红花有多少盆? 预设2:黄花有多少盆? 2.列式计算。 (1)红花有多少盆? 预设1:3+3+3+3=12(盆) 4个3相加得12。 预设2: 4+4+4=12(盆) 3个4相加得12。 (2)黄花有多少盆? 预设:4+4+4+4=16(盆) 4个4相加得16。 3.认识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的特征。 教师:我们写出了这么多算式,现在一起观察一下这些算式,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这些算式都是加法算式,都是相同的数加在一起…… 学习任务二:各部分名称和读、写 【设计意图:】 教学例1 红花有多少盆?怎么计算?黄花有多少盆? 1.感受乘法算式的优越性: 找学生读一读这两个算式。 教师:读完这个算式,你们有什么感觉? 预设:加数的个数比较多,都不知道读了几个,很容易读错。 教师:有没有简便的方法来表示这些加法算式呢?数学家想出了用乘法表示。有谁听说过乘法?谁会用乘法表示? 学生自由发表言论,对学生提出合理的说法予以肯定。 学习乘法的读、写: 教师:4个3相加的12。我们可以写成:3×4=12。读作:3乘4等于12。 仔细观察这道乘法算式,这里的“3”和“4”是表示什么呢? 教师:“3”是相同的加数,“4”是相同加数的个数。 认识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 学习任务三:乘法算式表示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