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82233

烷烃性质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25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552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烷烃,性质,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烷烃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地位: 烷烃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一节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通过甲烷到烷烃的性质延伸,建立 “结构决定性质” 的学科思维,为后续烯烃、芳香烃的学习奠定基础。 内容结构:知识主线:烷烃的结构→物理性质递变规律→化学性质(稳定性、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核心概念:取代反应。 二、学情分析 1. 已有知识:学生已经学习了烷烃的结构,碳碳之间都是单键其余与氢相结合,呈链状锯齿状结构。知道了同分异构体的概念,知道生活中汽油和天然气等有机物燃烧的反应。 2. 学习障碍: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维还未建立。对抽象的物质和空间想象能力还不足,难以从甲烷的取代反应迁移到烷烃的通性。 3. 素养基础:具备初步的实验观察能力,但对反应机理的微观分析能力较弱。对化学与能源、环保的联系有一定兴趣,但缺乏系统思考。 三、教学目标 1. 通过数据分析和归纳,了解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2. 通过实验探究和动画原理的分析,掌握烷烃与卤素单质的光照取代反应的原理,构建取代反应的模型。 3. 通过烷烃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体会有机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烷烃物理性质递变规律、取代反应的原理与特点。 难点:取代反应的微观机理、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播放甲烷智能体自述视频《烷烃的在生活中的应用》,展示烷烃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塑料等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观看动画,思考问题: “为什么烷烃的结构的这么简单,却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渗透社会责任。 思 布置任务:阅读教材64、65页的内容,完成学案,并思考给出的5个问题。 阅读教材,完成《烷烃的性质学案》,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标注疑问点。 思考问题: 1.烷烃的物理性质有什么规律? 2.烷烃有哪些化学性质? 3.请写出烷烃燃烧的通式。 4.取代反应概念? 5.在CH4与Cl2的取代反应中, 原子取代了 原子。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构建知识框架。 展 根据学案提供的烷烃物理性质数据表,引导观察碳原子数与状态、熔沸点、密度的关系。 分析数据,总结规律: “C 原子数↑→熔沸点↑,状态气→液→固。支链↑→熔沸点↓。” 培养证据推理能力,建立 “结构决定性质” 的思维。 议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烷烃的化学性质。 小组讨论总结归纳烷烃的化学性质。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构建知识框架。 展 组织学生展示思考的问题并质疑补充,开展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师生之间评价。针对学生展示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进行答疑。 学生展示思考讨论的成果。 1.烷烃的化学性质①稳定性,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发生反应。②氧化反应-燃烧。③高温分解。④取代反应。 2.烷烃燃烧的通式。 取代反应的概念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4.在CH4与Cl2的取代反应中, Cl 原子取代了 H 原子。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构建知识框架。 实验 探究 观看甲烷与氯气的光照取代反应;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小组讨论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 学生展示实验现象:气体颜色变浅,油状液滴生成,试管内液面上升。 产生现象的原因分析:颜色变浅是氯气参与了反应,液面上升是反应过程中生成了易溶于水的物质HCl。油状液滴是生成了有机物,不溶于水。 通过实验现象归纳化学性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对比分析,深化对取代反应本质的理解。认识并了解一氯甲烷、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和四氯甲烷。 反应建模 取代反应原理的讲解和动画过程展示。引导学生总结取代反应的特点“以一换一,取而代之”。 学生听老师讲解取代反应的过程,并通过有机物的三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