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82343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课件(共21张PPT)+素材

日期:2025-11-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71557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庭中有奇树,PPT,21张,课件,诵读
  • cover
(课件网) 庭 中 有 奇 树 知识链接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时期的作品,作者无从查考,后人因这些诗的风格和内容比较接近,就把它们编在一起,统称《古诗十九首》,这十九首诗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别相思和文人士大夫的失意郁闷心情。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品,是五言诗达到成熟的标志。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诵读诗歌 huā wèi xīn 《古诗十九首》采用五言句式,一般采用“二一二”拍,和谐整齐。 此诗压“i”韵,韵脚有“滋”“思”“之”“时”,朗读时要重读韵脚,这样整体的韵律感就出来了。 另外,可用沉缓的语调,读出凄美、哀婉的意味。 朗读指导 【诗句解读】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花 攀引枝条 给予,馈赠 送达 历时很久 充满 繁盛 佳美、珍贵的树 【诗意】 庭院中有一棵佳美、珍贵的树,绿叶葱茏,花儿开得繁盛。我攀引枝条摘下一朵花,要把它馈赠给日夜思念的人。花香充满了我的襟袖,可路途遥远却不能送达。这花有什么珍贵?只是离别太久,想借它表达思念罢了。 描写孤居在家的妻子思念出门在外的丈夫 感受诗意美 《庭中有奇树》是描写什么内容的诗歌? 请在这里输入文字文 闺怨诗 赏析1:“庭中”一词交代了此诗的环境背景,闺中少妇不似男儿可以看到外面的生活,一个“庭中”写出了其生活范围的狭小,也写出了她的孤寂,为后文的折花寄相思做了铺垫。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八句,却“深衷浅貌,语短情长。”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示范,抓住关键词,分析主人公丰富的情感。 示例:“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赏析2:“奇树”说明了树的不一般;“发华滋”道出树的花枝繁茂。有如此美妙的树却无人与主人公一同欣赏,主人公内心孤独、寂寞。以乐景衬哀情,用花枝繁茂,春意盎然,花香温馨反衬了主人公寂寞悲凉的心境。 示例:“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赏析:“折其荣”表达了对花的喜爱与赞美,因为花之美,思妇才想着要折下来送给思念的人看。“遗所思”写出了思妇对远方丈夫的爱意与思念,以及迫不及待想要送花给他的急切心情。 分享:“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赏析:“盈”字,暗示女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任花香盈袖,愁绪百结(析字义)。描绘了一幅女子执花在手,无语凝伫,任花香盈袖的画面(描画面)。表达了思妇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的忧愁(表情感)。 折花寄远: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盈”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分享:“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赏析:卒章显志,点明主旨,升华情感;表达了思妇对远行之人的深切思念;也表达出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之情。 分享:“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小结:分析本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从“奇树”到“绿叶”,从“绿叶”到“发华滋”,从“发华滋”到“攀条”,从“攀条”到“折其荣”,一步步将人带到诗境中来。 写景层层推进 眼前的树、眼前的花,谁来欣赏谁来赞?一个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衬托女主人公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 以乐景写哀情 课堂小结 本诗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表达了妇女对远行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的忧愁。 结构梳理 庭 中 有 奇 树 首联: 庭中奇树,花繁叶茂 颔联: 攀折鲜花,欲送亲人 颈联: 亲人远离,无法送达 尾联: 无可奈何,自我宽慰 辞浅思深 语短情长 巩固训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