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声音的特性 【题型1】音调的理解 1 【题型2】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3 【题型3】打击乐器与音调问题 5 【题型4】管乐器的音调问题 8 【题型5】探究弦乐器的音调影响因素 10 【题型6】弦乐器的音调问题 13 【题型7】超声波与次声波 16 【题型8】响度的理解 17 【题型9】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19 【题型10】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 21 【题型11】音色的理解 24 【题型12】探究声音的特性 25 【题型13】根据波形图判断声音的特性 28 【题型14】音调、响度与音色的综合 31 【题型1】音调的理解 【典型例题】如图所示是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若只改变杯内水量,则主要能改变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是一种会说话的棒棒糖,既可以吃,又可以听音乐。只要将棒棒糖的音乐开关打开,它就会振动,然后把它含在嘴里,该振动就能通过骨头直至耳蜗,从而听到音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音乐在骨头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音乐棒棒糖振动是为了使舌头振动发声 C.含着棒棒糖听音乐是为了听到超声波的信息 D.含着棒棒糖才能听到声音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举一反三2】笛子演奏者演奏乐曲时用手指按压笛孔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举一反三3】如图所示,将大小相同、齿数不同的发音齿轮分别装在玩具电动机上。当齿轮以相同的转速匀速转动时,将一张硬纸片分别接触不同的齿轮,使硬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 ) A. B. C. D. 【举一反三4】当我们向暖水壶内倒开水时,从壶内发出的声音通过 传到我们的耳朵,天翔同学对此作了专门的探究。刚开始,瓶内传出低沉的轰鸣声,随着水越来越多,声音逐渐变得尖厉。用物理语言来描述这个现象:随着瓶内水的增多,声音的 。 【举一反三5】在演唱会现场,两个女高音正在合唱歌曲《青藏高原》,这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声带的_____产生的,这里女高音的“高”指的是_____高(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举一反三6】以下所示情景,是爱动手的小明做的一些声学实验: (1)小力将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长度,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一起,如图甲所示,对着开口吹气,由于管的长度不同,发出声音的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就不同,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吸管乐器,其中长的吸管吹出的是_____(填“高”或“低”)音; (2)如图乙所示,随着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小明听到罩内正在响铃的闹钟铃声的____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越来越小,若罩内的空气完全被抽出,将不能听到铃声,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 【举一反三7】在演唱会现场,两个女高音正在合唱歌曲《青藏高原》,这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声带的_____产生的,这里女高音的“高”指的是_____高(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题型2】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典型例题】李莉同学用播放软件播放英语听说音频,当按下快进键采用倍数播放时,发现老师朗读的声音由“男声”变成了“女声”,导致声音产生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声音的( ) A.频率变大 B.频率变小 C.振幅变大 D.振幅变小 【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是一组活动卡上的实验图片,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是( ) A.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B.塑料尺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C. 敲动盆子泡沫屑跳动 D.将吸管的另一端逐渐剪短 【举一反三2】十一的物理作业是制作一件小乐器,图甲是初二7班一位同学自制的水瓶琴。在7个相同的玻璃瓶子里装上高低不同的水,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do、re、mi、fa、sol、la、si”的声音,这些声音是由 (选填“空气”或“瓶子和水”)振动产生的。如图乙所示,当他敲击瓶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